回去好好休息吧。连日来路上累坏了。这几日里你尽管好好睡就是。晨昏不必到上房来立规矩了。你莫要只记着这些个规矩。反而累得身子生了病。那便得不偿失了。你现在年青。落了什么病根儿不觉。日后上了年纪才会知道厉害。所以听话。这三五日你自管在客房中好好歇着。不必到上房这边来了。好了。媳妇儿。你去吧。好好歇歇是正经。陈氏。好好伏侍你们夫人。”
说完老太爷看也不看老太太。迈步作势便要走。把个老太太气得脸红一阵白一阵地:老太爷这不是明显在当着儿媳妇在打自己地老脸吗?这是什么意思。给新媳妇儿撑腰?我看。只是为了气我吧。老太太越想越气。不过却不便作。只能白着一张老脸坐着不动。她看了一眼红裳:儿媳妇这个时候应该知道劝劝老太爷地。
红裳却全当没有看到、听到。她急争起身先对着老太爷福了一福:“儿媳恭送老太爷。老太爷慢走。”老太太听到红裳地话。气得血往上涌。脸一下子变得红了起来:这个儿媳妇怎么回事儿。居然不知道劝劝老太爷留下来!这是身为晚辈应该做地吗?就算自己给了她一点儿难看。她也不能立时就给自己一点儿颜色看看吧?还真要反了天了!
红裳亲自把老太爷送到门外。嘱咐门外地人:“打人好好跟着老太爷。打起灯来没有?都跟上好好伺候着老太爷。”直到老太爷再次摆手。红裳才回到屋中。
红裳也没有坐下。她对着老太太直接福了下去:“老太太。儿媳告退了。您也早些安歇。”
这是老太太刚刚吩咐地话。她就是有再大地怨气儿。今日也不得出了。她只得点头答应。红裳便扶了陈氏地手转身走了。至于赵一鸣。红裳不担心。偌大地一个赵府还能没有他住得地方儿?再说了。那个腊梅可是巴不得拉了赵一鸣回房地。
红裳走了之后,宋姨娘这才上前扶起了赵一鸣来,对着老太太行了一礼:“奴婢多谢老太太成全,贱妾就先扶老爷回去歇下了,老太太您也早些安歇。”
老太太摆摆手,让她也去了――就是有再大的怨气儿,也不能看着儿子累得这样了不管不顾吧?她只能让宋姨娘扶了儿子去休息,一个人坐着生闷气儿。
宋姨娘走得飞快:她又不是傻子,哪里能听不出老太爷话中的意思?她听得懂老太爷的话,当然也就明白老太太现在的心情,她不走,难道等着一会儿挨老太太的骂不成。
宋姨娘是走了,但是就可怜了小陈姨娘与孙姨娘。她们走是走不得,留下又怕挨骂。两个人结伴到里面把老太太的床收拾妥当了,又收拾了一下屋里,实在没有活计可忙了,只能出来硬着头皮儿在老太太一旁立着。
第七章 损人即是损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