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明显已经超出了正常刺史办公房该有的规格……
显然,江睿心里早已没有了朝廷的规章制度,已然将邢州剥离在朝廷的范围之外。
刘树义没有表露出丝毫异样,仿佛没看出江睿的办公房有什么特殊,他来到房门前,用力一推,便将紧闭的房门推开。
阳光穿过洞开的房门,照亮办公房,刘树义这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江睿的壕奢。
便见办公房内,有许多架子,两排架子上是满满当当的书籍,一排架子上是卷宗,而其他三排架子,则放满了珍贵的陶器、玉器、文房四宝和书画等。
足足六排架子,纵向延伸,全都满的不能再满……知道的知晓这是江睿的办公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库房。
刘树义没对江睿的壕奢发表感想,神色如常进入办公房内。
房门正对面是几个柜子,最靠近房门的窗户下,是朱漆书案,书案后便是那六排架子。
此时书案上,正摆放着文房四宝,一张上好的宣纸铺展,上面有半页字迹,狼毫毛笔随意搭在砚台上,砚台里的墨水已经干涸,能看到干裂的墨片。
刘树义来到书案前,目光随意向纸张上看去。
便见纸张最右侧,写着几个大字——为袁绍檄豫州。
“为袁绍檄豫州?”
刘树义没有钻研过历史,不知道这些字代表着什么,但原身读书十余载,让刘树义很快就明白这是什么。
三国时期陈琳所写的讨贼檄文。
辞藻华丽,言辞激烈,对曹操可谓是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骂的狗血喷头、酣畅淋漓。
哪怕三国之后,也有不少人十分喜欢这篇讨贼缴文,将其当成缴文的范本。
眼前的宣纸上,只有《为袁绍檄豫州》的前半部分,明显是天色已黑,江睿没有写完,就去青楼了……
而江睿在与息王庶孽秘密勾连的时候,专门抄写这篇脍炙人口的讨贼缴文,其意不言而喻。
“这是要模仿陈琳的讨贼缴文,写一篇占据大义的造反声明?”
刘树义眯了下眼睛,随手拿起桌子上堆迭的书簿翻看。
这些书簿都是邢州各方面的公务,民生、税务、案件等,刺史身为一州主官,身上的任务很多。
不过这些书簿都没有批阅的内容,说明江睿并未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而江睿死后,楚雄接替了江睿的位子,按理说该将江睿没有处理的公务,全部接手才对。
可这些书簿,却被留在这里……
刘树义指尖轻轻磕动书案,他看向正偷偷瞥向自己的楚六,道:“楚六,不知江刺史被害之前,楚别驾公务是否繁忙?”
楚六迟疑道:“这与案子有关?”
刘树义笑道:“随口问问,你也知道,本官一直在刑部做事,对地方官府不太了解,所以有些好奇。”
楚六这才放下心来,他说道:“江刺史是一个十分负责,又很是勤劳的人,很多事他都亲力亲为,因此老爷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繁忙。”
十分负责?很是勤劳?
刘树义瞥了一眼书案上堆积成山没有处理的书簿,又看了看写到一半的讨贼缴文……一个宁愿抄写讨贼缴文,也不处理公务的人,算哪门子负责和勤劳?
而楚六又说,楚雄并不繁忙……
所以……
这是否代表,江睿是一个权利欲很强的人,他自己宁可将公务晾在一旁,也不愿将权利分给其他人。
也就是说,楚雄虽然贵为别驾,邢州的二号人物,可实际上,权力被江睿架空,以至于其他州别驾该做的事,他都没机会去做。
那楚雄与江睿的矛盾,是否与此有关?
楚雄没有将这些书簿取走处理,是否是他从未处理过这些事,突然接手有些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处理,所以宁可先放在这里,也不着急去处理,免得在这关键时刻出现问题,被其他人发现,影响他以后的地位?
刘树义心中沉思,面上丝毫不显。
他放下手中书簿,站起身来,来到那些满满当当的架子前。
他一边打量着架子上琳琅满目的珍贵之物,一边道:“楚别驾说,他与江刺史发生矛盾,是为了阻止江刺史降低普通官吏的月俸,不知他平时与这些官吏关系如何?”
楚六道:“老爷很关心他们,若是有谁病了,老爷都会亲自过问。”
很关心?
想想楚雄在停尸房前所为,刘树义直接把楚六这话当成屁给放了。
他想了想,换了一种问法:“不知楚别驾平时在刺史府,都做些什么,具体负责哪方面的公务?”
楚六没发觉这个问题有什么异常,便道:“因江刺史亲力亲为的事很多,所以老爷一般负责的,都是突发的,江刺史的精力没法顾及的事。”
“比如呢?”刘树义道。
“比如说突发的一些案子,虽然案子一般都有司法参军处理,但老爷也会亲自过问,督促司法参军尽快查明真相,抓住贼人,给百姓交代。”
没法在钱粮这些重要事情上插手,所以将目标选在了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案子上,以此来向百姓和下面的官吏彰显自己的权柄,免得所有人只知有江睿,而不知有他楚雄?
这楚雄也算用心良苦了。
刘树义恍然道:“怪不得楚别驾对查案之事如此了解,他原来经常参与案子的调查,这么说来,他与你邢州的司法参军关系不错?”
楚六点头:“确实不错。”
刘树义来到满架子的卷宗前,随手翻开了几个卷宗。
这些卷宗的末尾,确实都有楚雄的名字。
他微微颔首,将卷宗放回了架子上。
“刘郎中可曾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楚六见刘树义翻了那么多东西,试探性的询问。
刘树义摇头,脸色沉重:“江刺史被害,过于突然,凶手动机到目前为止也无法确定……所以便是找线索,都没法有目标的寻找。”
“刚刚随手翻的书簿和卷宗,我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至于这里是否有线索……”
他目光扫视宽敞的办公房:“这办公房如此之大,东西如此之多,若要真的一件件详细翻找,没有几天怕是根本翻不完。”
楚六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只要刘树义没有收获,那就是最好的消息。
他安慰道:“都说刘郎中断案如神,以刘郎中的本事,想来迟早能找到线索,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刘树义苦笑道:“借你吉言,希望如此吧。”
他最后看了一眼宽敞壕
第197章 司法参军张部归来!案子已结?最终决战到来!(6.5k)-->>(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