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3章 完美的铁案?不!我已找到突破口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外界流言风语甚嚣尘上,重查饷银案刮起的风暴正以恐怖的速度席卷整个朝堂,可刑部衙门,此时却静的可怕。

    刑部就好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般,各部门之间仍旧高效的运作着,且整个衙门内,都听不到哪怕只言片语关于重查饷银案的讨论。

    就好像刑部的官吏们,无人知道饷银案正在被他们的郎中重查一般。

    刑部司,郎中办公房。

    “真是怪了。”

    陆阳元向刘树义道:“下官想听听同僚们对重查饷银案是个什么看法,会不会有人因参与过饷银案,不满刘郎中,故意使坏。”

    “结果,下官走了好几个院子,愣是没听到任何议论的话。”

    端坐于书案后的刘树义闻言,眼睛都没有离开书案上的卷宗,淡淡道:“很正常,虽然说此案当时由三司共同调查,参与者众多,可多数人,都只是苦力。”

    “干活有他们的份,功劳与他们无关。”

    “他们没有在此案得利,自然也不会担心饷银案出现什么意外,毕竟再出现意外,也怪不到他们身上,更不会影响他们现在的利益。”

    “真正需要怕的,是那些在饷银案立功,并且借此得到晋升或者奖赏的人……如果饷银案的结果真的被我推翻,他们便要担心曾经被朝廷赐予的好处,会不会被收回,甚至因他们断案错误,导致上百人惨死、近千人流放的后果,他们是否要为之承担。”

    “而这样的人,皆是三司顶尖的那些人,是尚书、侍郎和郎中这一级别。”

    “可这些人……”

    刘树义声音顿了一下,这才抬起头看向陆阳元,道:“陛下登基后,还有几人留在三司?又有几人留在刑部?”

    “就算留在刑部,谁不知我是杜公的人,他们又岂敢在杜公眼皮底下与我叫板?”

    陆阳元听着刘树义的话,双眼顿时一亮。

    “对啊,虽然说刘郎中你重查饷银案,会让很多原本三司的人不满,可如刘郎中所说,真正能对刘郎中造成麻烦的人,其实没有几人。”

    他长出一口气,拍着心口:“刘郎中这样说,我悬起的心就放下了,我还以为这一次查案,我们要与整个三司为敌呢!”

    看着陆阳元放松的样子,刘树义笑着摇了摇头。

    说起来,他还要感谢李世民。

    毕竟若不是李世民登基后,基本上把武德朝那些重要位置上的重臣,杀死的杀死,边缘化的边缘化,使得三司的最高长官都换成了李世民的人……他可能真的就要与整个三司为敌。

    那样的话,即便他能查明案子的真相,之后也没法在三司立足。

    现在,他便没有这样的忧虑。

    当然……肯定还会有人阻挠,毕竟哪怕当年三司的长官退了下去,可他们这些年,也必然积累了不少的人脉与势力。

    而且有些人,也还留在三司。

    不过能留下来的人,品级最高也就是任兴这种,影响力最大的,都被边缘化了。

    而官场是最现实的地方,讲究一个“人走茶凉”,在这个位置,与不在这个位置,所能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种种,自己有李世民当靠山,刑部又有杜如晦当后盾,此案虽艰难,但绝不是外人所说的那种举世为敌。

    他端起水杯,给自己倒了一杯水,道:“万年县衙与长安县衙还没有消息吗?”

    陆阳元摇头:“没有。”

    刘树义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骄阳已经走到西南侧,距离他让万年县衙与长安县衙开始搜查,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

    以两个衙门的能力,这两个时辰,足以搜查许多地方,问询许多百姓,可仍是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他看着卷宗里关于任兴大篇幅的记载,眉头微微蹙起。

    整个饷银案,收获最大的人就是任兴,若不能找到任兴,便很难复原饷银案的全貌。

    “刘郎中……”

    这时,赵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来。”

    嘎吱——

    赵锋推门而入,他将一份书簿递给刘树义,道:“刘郎中让下官整理的当年参与饷银案的三司人员名单,因参与人数太多,下官暂时将官员以及立功的流外官整理出来了,至于其他的吏员与流外官,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行。”

    刘树义打开书簿,看着上面十分清晰的字迹,以及很有条理的信息,微微颔首:“辛苦了,就这样吧。”

    “本官时间有限,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见一面,有这些领导者,以及立功之人的信息,足够了。”

    赵锋自然不会有异议。

    刘树义目光第一页看去,便见第一页上有三个名字。

    正是武德七年,刑部、大理寺与御史台的领头者。

    这三人因是饷银案的统筹者,所以饷银案侦破,他们也都分得了不少功劳,获得了李渊一些赏赐,算是饷银案的得利者。

    不过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后,这三人要么因是李建成心腹被诛杀,要么是李渊心腹被边缘化,目前只剩原刑部尚书戴飞,原大理寺卿沐平还活着。

    而戴飞在贞观元年,因丧父丁忧,主动辞官守孝,不过李世民不愿让其一身本领浪费,准许戴飞守孝,但守孝三年后,需重新回朝为官。

    沐平则被调任金紫光禄大夫,此为正三品文散官,空有俸禄而无实权。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戴飞三人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刘树义翻开第二页,便见这里都是三司第二梯队的人,以四品为主。

    相比起三品只有短短三人,这一页的人就多了,足有六人。

    其中两人受李建成牵连被杀,两人是李渊心腹被边缘化,还有两人仍旧在四品的位置上。

    这两人,一个是御史中丞吴辰阳,一个是刑部侍郎魏谦。

    御史中丞虽是只是正五品,可其身为御史台二号人物,权力和影响力,实际上要超过四品,因此地位很是尊崇。

    同时,御史中丞吴辰阳后面,赵锋还专门划线标记了一句话。

    ——吴辰阳乃司空裴寂学生。

    简简单单一句话,没有更多的话语,但刘树义足以明白赵锋的意思。

    “裴老狗的学生……”

    他眯了眯眼睛,指尖在吴辰阳的名字上摩挲了几下。

    旋即似想到了什么,轻呵一声。

    此案已经入了李世民的眼,甚至在李世民心中,此案的真相,比之马清风灭门案还要重要。

    毕竟这直接决定,是否还有对李世民心怀恶意的贼人,藏身暗中。

    这种情况下,若有谁敢阻拦自己……自己抓不住把柄倒也罢了,不上称也就八两重,可自己一旦抓住把柄,送到李世民面前上称,

第143章 完美的铁案?不!我已找到突破口了!-->>(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