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
魏徵等御史台的人,也都认真看向刘树义,身为御史,他们必须确保刘树义讲述的是真相,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冤枉他人。
其他的官员,也都是好奇的倾听,想知道刘树义会如何讲述马清风灭门案。
刘树义明明是在场官员里品级最低之人,也明明是第一次参加朝会,偏就成为了所有人瞩目的焦点,而他面对大唐权势最高的这些人的注视,也没有丝毫紧张。
甚至语气都没有任何变化,道:“此案的突破,要从一个叫魏济的人开始……”
接着,刘树义就十分详细的讲述起来。
从安庆西供出魏济,到自己从魏济身上发生的案子,找到胡河冰,然后又从胡河冰找到马清风灭门案,确认马清风灭门案是安庆西同伙两年前为陷害陛下所算计的阴谋。
旋即又具体讲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确认马清风当晚宴请了贵客,如何在外面请了厨子,又是如何确定厨子就是魏济,且魏济是从何处学来的厨艺。
并且根据厨艺,找到秦希光,以及秦希光被灭口之事……
刘树义事无巨细,每一件事,乃至每一个细节,自己的每一个思考,都讲述的十分清晰。
他很清楚,在场的文武百官对自己误解有多深,更清楚裴寂等与自己有仇的人,肯定也在想办法找出自己查案中的破绽,来揭穿他们以为的自己的真面目。
故此,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他以从未有过的耐心,比在刑部分析案子,指出孔祥时,说的都要详细。
就这样,一个案子的真相讲述,他便花费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才算讲完。
“马清风灭门案的真相就是如此,幕后真凶便是国子博士孔祥,陛下这两年来,其实都是在为孔祥背负罪责。”
刘树义终于口干舌燥的说完了。
而他说完后,偌大的皇宫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御史台的御史也罢,其他官员也罢,乃至裴寂一派想要挑毛病的众人,此时皆满脸震动,久久无声。
裴寂身旁的官员,都忍不住看向裴寂,想知道裴寂能否找出刘树义冤枉他人的破绽。
他们已经绞尽脑汁,将刘树义的每个字都分析过,却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刘树义有人证,有物证,推理环环相扣,且孔祥已经承认……若非裴寂之前的话,他们真的都要相信刘树义是真的查明真相,而不是在冤枉孔祥了。
可让他们意外的是,原本自信从容,说会让刘树义死无葬身之地的裴寂,此时却仿佛哑巴了一样。
别说去找刘树义的破绽了,甚至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说。
裴司空为什么不说?
该不会……刘树义根本就不是在冤枉孔祥,刘树义真的查明了真相!?
陛下真的不是幕后之人?
若真是如此,那刘树义立功之事,岂不是谁也无法阻拦!
裴寂一派的人脸色皆是大变。
而其他官员,也都一样的震撼震动。
不同于裴寂等人是因为找不到刘树义的破绽,他们更多的,是震撼于马清风灭门案的背后,竟然藏着这般复杂的真相!
那学富五车,他们多数人都认识的大儒孔祥,真正的面目竟是如此阴险狠毒!
他们被孔祥骗的如此之深!
而就是这样阴险狡诈的孔祥,还是在两年后,输给了刘树义……
他们忍不住看向刘树义,心中感慨刘树义的智慧与查案的本事,同时明白,刘树义为陛下洗刷冤屈,立下此等功劳,恐怕以后便是一飞冲天了……
事实正如他们所料。
“好!”
李世民在沉默片刻后,突然叫了一声好。
他双眼看着年轻俊朗的刘树义,满眼都是满意与欣赏,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一天一夜而已!”
“两年前三司和万年县衙那么多人调查多日,都没有丝毫收获的案子,刘爱卿你只用了一天一夜,便查出真相,揪出了隐藏极深的幕后真凶!”
“神探之称,果真名不虚传!”
“现在你不仅侦破了两年前的灭门案,揪出了安庆西的同伙,更是为朕洗刷了冤屈,让天下万民知道,朕未曾做过那罄竹难书之事。”
“相信河北道的息王旧部,也会知道,他们误解了朕,这无疑会让河北道更加安定!”
“此案之功,功劳之大,朕想,便是任何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比拟!”
“所以……”
他双眼扫过文武百官,声音威严道:“朕决定,结束郎中之争,直接任命刘树义为刑部司郎中,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说是询问诸位爱卿,可他的视线,只落在裴寂头上。
让裴寂觉得仿佛一座山压在自己的背上一般,
他额头冷汗倏地流下,只觉头皮发麻。
他岂敢再反驳?
之前阻止刘树义,还算有合理的理由,以祖宗之法不能改为借口。
现在,刘树义真的破了案子,且一个案子有三个功劳,每个功劳都是通天的那种……就算是自己全力支持的钱文青,拍马也赶不及,更别说其他人了。
而且刘树义直接帮助李世民洗刷冤屈,算是李世民的一个恩情,自己若再敢阻拦刘树义,岂不是直接相当于得罪陛下!
他就算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与李世民公然叫板。
故此,哪怕他心里再不愿意,哪怕他知道自己点头,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可也没有别的选择。
在刘树义出乎自己想象破了案的那一刻,一切就已经不受自己掌控了。
他藏在衣袖里的手死死地攥着拳头,旋即长出一口气,沉声道:“刘员外郎功劳足够,自该晋升,陛下英明!”
他都点头了,其他人自然更没有理由阻拦。
很快,“陛下英明”之声,便不断回荡在大殿之中。
李世民这才收回视线,重新看向刘树义,脸上的威严迅速化为春风般的温和笑容,道:“刘树义听封。”
刘树义当即行礼。
李世民声音朗朗,响彻大殿:“刑部司员外郎刘树义明察秋毫,神断无冤,屡破奇案,安黎庶,正国法……故擢升尔为刑部司郎中,即刻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