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
而开采石头,需要用到这么多人,或许就有不少目击者,若能将这些人找到,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树义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开采之事先不提,雕琢之事呢?”
王昆转身看向高大漆黑的石碑,道:“雕琢技艺也十分不凡,整块石碑充满着美感,雕琢的匠人绝对费了不少心思。”
“不过……”
他看向石碑上面的字,道:“这些字,水平不咋地,我觉得配不上这块石碑。”
刘树义有些意外,他觉得这些血淋淋的,古篆的龙飞凤舞的字,很有冲击感,却没想到,会被王昆贬得一无是处。
看来自己这个门外汉,与真正的匠人之间,在技术与审美方面,还是有不少差距。
不过,王昆的话,倒是让他很在意。
石碑的整体雕琢,十分不凡。
可字迹的雕琢,却差了不少……
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
他想了想,道:“雕琢石碑的人,与雕琢字迹的人,不是同一人?”
王昆想了想,道:“应该不是同一个人,若是同一人,不至于字雕的这么差劲。”
为什么不是同一人?
难道打造石碑的人,并不知道贼人会在石碑上写着什么?
他们其实是无辜的?与贼人不是一伙的?
可也不对!
如果石碑之事传开,那么雕琢石碑的人,迟早会知晓石碑的事,到那时他们便会知道石碑上的字是什么。
若他们不是一伙的,贼人就不怕这些人会揭发他们?
还是说,雕琢石碑之人,已经被灭口了?
刘树义蹙眉沉思片刻,道:“雕琢石碑之人的技艺,被王侍郎如此称赞,想来拥有这样技艺的人,应该不多吧?”
“当然不多。”王昆想都没想就点头。
“那不知都有谁?”
王昆顿时如数家珍道:“我工部有三人有这个水准,分别为赵满、王琢与我。”
“那工部之外呢?”
“工部之外?”王昆道:“工部之外自然是没有的,我工部将整个大唐最厉害的匠人全都收拢了,剩在外面的,都是不如我工部的匠人。”
“而整个工部,也只有三人罢了,外面怎么会有?”
刘树义没想到王昆会是这样的回答,道:“难道就不能有几个漏网之鱼?不能有隐于民间,不愿来工部的厉害的匠人?”
“这……”
王昆犹豫了一下,道:“可能有,但可能性不大。”
他看向刘树义,道:“刘员外郎可能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招揽的匠人,我们工部在刚组建时,是直接让各州县衙门提供匠人名单,然后命这些匠人来到长安,挨个考察他们的手艺。”
“若这些匠人能进入工部,便算各州县衙门的政绩,所以衙门不可能藏着工匠不给我们推荐,而且因为都是当地衙门选的人,若是剩下的工匠真有本事,衙门也不可能不知道。”
刘树义倒是没想到工部最初是这样组建的,若是地方官府推荐,那确实漏网之鱼的概率不高。
可若真的如此,那这块让王昆赞不绝口的石碑,又是谁雕琢的?
总不能是王昆三人中的谁吧?
他想了想,将自己的猜测询问王昆。
王昆当即摇头,正色道:“绝不可能是我工部的人,我就不必说了,天天待在衙门,其他两人,也都各有任务,几乎没有独自离开的机会。”
“而想要将这样大的石碑雕刻出来,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做不到。”
“他们这些年的空闲时间,满打满算,都不足一个月,所以绝不可能是他们。”
刘树义眉头蹙起,若真如王昆所言,岂不是自相矛盾?
这世上只有王昆三人才能做到,结果他们三人又都不可能去做这件事。
那这石碑是怎么雕琢出来的?
奇怪!
本以为工部的匠人能帮自己解答疑惑,谁承想,疑惑反而因此更多了。
刘树义看了看王昆,又看向围着石碑转来转去的那些工部匠人,眼眸眯起。
无法用逻辑解决的谜题,要么是自己在某一个环节出错了,要么是王昆三人谁藏有秘密,而无论是哪种原因,石碑之谜如此怪异,都代表着有人在背后耗费心力,代表着它的背后,藏着巨大的秘密。
若能将其破解,也许会有超出预料的收获。
刘树义缓缓吐出一口气,现在当务之急是万荣的案子,所以石碑之事暂时靠后,等他解决万荣之案后,他会亲自查明为何石碑的雕刻会有如此大的逻辑矛盾。
“王侍郎……”
刘树义向王昆拱手:“下官接下来还有要事需要立即离开,石碑之事,就有劳王侍郎费心了。”
王昆随意摆手:“本官既然来这里,就是要帮你的,你尽管去做自己的事,石碑交给我,我一定查出石碑的开采地,也会动用一些力量,去查查民间是否还有隐藏的雕刻大师。”
刘树义点头:“多谢!待一切结束,下官再设宴感谢王侍郎。”
说罢,刘树义不再耽搁,与杜构等人对视一眼,便迅速走出神祠,而后翻身上马,下山而去。
一边赶路,他一边向赵锋道:“赵主事,记录一下我们赶路的时间,我需要知道万郎中赶到这里,耗时多久。”
赵锋直接点头:“下官明白。”
马蹄踩踏大地,尘土再次溅起。
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迅速远去。
…………
夜色漆黑。
商州城城墙。
因商州距离长安较近,任何危险都无法抵达这里,所以商州城的守城将士,都有些懒散。
他们打着哈欠,揉着眼睛,脑袋不时向下点着,仿佛随时会睡着。
隆隆隆……
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有如擂鼓一般响彻夜色的马蹄声,突然传来。
守城将士们先是一愣,继而迅速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他们连忙紧张又警惕的向远处张望。
这时,他们便发现漆黑的道路上,有点点火光出现。
伴随着马蹄声靠近,这些火光也越来越近,渐渐地,他们发现那是持着火把的一支骑兵。
这些骑兵皆身披黑甲,魁梧挺拔,煞气惊人,而在他们的前方,是一群穿着官袍,一看便身份不低的官员。
这些守城将士直接懵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待这些骑兵抵达城门下方,便见披着铠甲,背后负着两板巨大板斧的黑脸男子,大声吼道:“我等奉陛下之令,由刑部司刘员外郎率领,前来调查刑部司郎中万荣被杀之案,速速开门!”
“什么!?”
城墙上的将领直接一愣。
程处默眉头皱起,不悦道:“本将乃金吾卫中郎将程处默,你们没听清本将的话?还是不相信本将的身份?你们且看此是何物。”
一边说着,他一边举起身份令牌,还有李世民给刘树义写的手谕。
守城将领仔细看了看,连忙解释道:“程中郎将请勿动怒,末将等不是没有听清程中郎将的话,也不是怀疑程中郎将的身份,只是……”
他忍不住道:“只是刑部司万郎中一直在刺史府,未曾离开过,末将都没听说他被人杀害,不知诸位是怎么得知的?”
“你说什么!?”
守城将领话音一落,王硅顿时惊呼出声:“万郎中一直在商州刺史府,他没有离开过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