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义眸中精芒陡然一闪,双眼当即看向杜如晦:“谁?”
易州刺史马富远被杀前,专门在房间的柜子下,藏了一封信,那封信写着他来到长安的任务,乃是寻找传国玉玺的下落。
刘树义将其禀告给李世民后,李世民十分重视,一边让他派人盯着马富远的房间,看谁会去取那封信,一边也安排人在长安城寻找。
刘树义手下能用的人有限,就把盯梢的任务拜托给杜构,让杜构动用杜家的力量去盯着,没想到,这才两天而已,就真的有人去找了。
杜如晦道:“昨晚子时左右,都亭驿的一个驿卒,偷偷进入了马富远的房间,将那封信取走了。”
昨晚子时?
怪不得杜构没把消息告诉自己,他与杜构昨晚喝多后,尚未见面。
“驿卒……”
刘树义眯了眯眼睛:“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都亭驿,还成为这些势力眼中的香饽饽了,都喜欢在这里安插人手。”
杜如晦脸色有些冷峻:“地方大臣,或者外邦使臣前来长安,都会暂住都亭驿,在都亭驿内安插眼线,确实能得到不少情报。”
“我已准备着手对都亭驿内的所有人,进行一次秘密筛查,若剩下的人都没有问题,倒还罢了,若发现有人有问题……”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刘树义明显感受到一抹杀意。
他只能心中替都亭驿使秦伍元祈祷,希望经过这次筛查后,他还能穿着那身官袍。
刘树义想了想,问道:“取了信后,他可曾去过什么地方?或者把信交给了谁?”
杜如晦摇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一步行动,不过驿卒轻易也离不开驿馆,他许是在等离开的机会。”
刘树义点了点头:“得盯住他,或许他能帮我们找到隐藏在长安城的息王旧部的势力,传国玉玺……”
他顿了一下,道:“也许他们也能给我们带来线索。”
“我也是这个意思,已经安排更多的人手盯着他。”杜如晦颔首:“只要他离开都亭驿,必逃不出我们的眼睛。”
见杜如晦一切都安排妥当,刘树义也无其他意见。
杜如晦继续道:“这两件事毕竟皆源于你,所以你有必要知晓具体情况,万一后续有什么事,需要你参与,你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刘树义点着头,这才明白杜如晦为何专门与他说这些。
“下官明白。”他说道。
杜如晦笑了笑,他放下水杯,道:“我们难得有时间坐下闲聊,你可有什么问题要问我?或者可遇到什么麻烦,需要我帮忙?”
刘树义刚要说没有,忽然想到一件事。
他向杜如晦道:“不瞒杜公,我刚刚驳回了大理寺的两份卷宗,不知这是否会给杜公惹来麻烦?”
“驳回卷宗?”
杜如晦有些诧异,一般情况下,大理寺送来的卷宗,基本上都是经过再三斟酌审核的,很少会有问题。
从他接任刑部尚书一职到现在,也还没遇到一次卷宗驳回的。
没想到刘树义刚上任员外郎才几天,一下子就驳回了两个。
他眼眸深邃的看着刘树义,道:“案子有问题?”
刘树义点头,直接将那两份卷宗的问题,详细说了一遍。
杜如晦听后,便直接道:“既然有问题,那就按照流程驳回,不必多想。”
刘树义试探道:“大理寺会不会不满?以为我们故意刁难?”
杜如晦冷笑道:“他们的错,若还敢不满,不用我们对付他们,透露给御史台,魏徵就能骂的他们抬不起头,你不必管,若真的有人因此找你麻烦,你告诉我,我给你做主。”
杜如晦对刘树义太好了,所以刘树义即便一切按照程序去做,也还是担心会给杜如晦带来麻烦,此刻见杜如晦这样说,他也终于放下心来。
那接下来……
就看大理寺直秦无恙,会是什么反应了。
“还有一件事……”
刘树义又道:“长孙寺丞今晚设宴,邀我前去,杜公觉得我是否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他不是太清楚长孙无忌与杜如晦的关系,不知道两人是表面和煦内里敌对,还是表里如一,关系确实很融洽。
所以,他需要杜如晦给他提示,从而确定今晚去长孙宅邸时,要做到哪一步。
“长孙冲宴请你?”
杜如晦眉毛一挑:“这可不多见。”
“不多见?”刘树义有些意外。
杜如晦点头:“长孙冲此子过于聪慧,不喜把时间浪费在与人培养感情上,所以他从不主动宴请谁,也很少去赴宴,便是犬子,这些年下来,与长孙冲都没吃过几次饭。”
刘树义知道长孙冲不喜无效社交,但也没想到他会做的这么绝,连杜构这样的身份,都没机会与他吃几次饭。
还真是够不羁的。
而就是这样的长孙冲,却在自己救他的第二日清晨,就专门派人送来请帖……
刘树义眸光微闪,真的是为了感谢自己这么简单?
杜如晦见刘树义露出思索之色,便知道刘树义明白自己的意思,也在考虑长孙冲,或者长孙家的用意。
他想了想,道:“我与长孙尚书关系尚可,如若不然,我也不会亲自带他来找你帮忙。”
“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立场,个人有个人的观念,所以你在长孙宅邸,也还是需要多考量一些,说话做事三思后行,方能不留后患。”
刘树义若有所思的点头。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刘树义闻言,当即正襟危坐,认真倾听。
杜如晦如此强调,肯定十分重要。
然后,他就见杜如晦深深地看着他,沉声道:“坐怀不乱,坚守初心,别被乱花迷了眼,忘了心悦之人。”
刘树义:“???”
…………
夜色将至。
酉时,长孙宅邸。
刘树义下了马车,抬起头,看着眼前宅邸,不由感叹一声:“大!”
真大!
长孙宅邸占地面积极大,几乎占据宣阳坊三分之一。
青砖垒壁,严整如城,门楣高大,朱红匾额上,铁画银钩写着“长孙府”三个大字。
而在这三个字后,有朱红落款。
此乃李世民亲笔御赐。
门前两尊石狮踞守,鬣毛怒张,爪牙森然,双目圆睁,气势慑人。
不看其他,只是这门前景象,便足以让人知晓,此人家是何等的贵气凛然!
刘树义深吸一口气,没有耽搁,直接来到门前,抓起铜环,轻轻叩响。
没多久,门被推开一道缝隙。
一个穿着青衣,门房打扮的人,向外看来:“你是?”
刘树义取出请帖,道:“烦请告知长孙寺丞,就说刘树义前来赴宴。”
“原来是刘员外郎。”
门房连忙将门完全打开,态度顿时十分恭敬,甚至带着隐隐畏惧,道:“少爷早有吩咐,刘员外郎快快请进。”
眼前的刘树义,不仅救回了少爷,成为长孙家的恩人,更是把在府内权势滔天的管家给抓了起来,昨夜他们听了一晚管家的惨叫声,所有下人噤若寒蝉,一整天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此时见导致管家遭难的刘树义到来,门房只怕自己招待不周,惹刘树义不喜,让自己步管家后尘。
所以对刘树义,简直如自家主子一样对待。
“刘员外郎小心台阶……”
“这里路滑,慢些走……”
“此乃听音阁,在这里听周围的声音,会比平常更加悦耳……”
听着门房细致的招待,刘树义只觉得宾至如归,心里忍不住感慨,这就是名门大族啊,连一个下人,素质都这么高。
若是门房知道刘树义心里想的什么,肯定会苦笑。
刘树义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自己等人心中的形象有多可怕。
也就是来的人是刘树义,但凡换一个其他的六品官员,还这般细致热情的招待?不给对方冷脸,就已经算给他们面子了。
很快,两人转过一个廊道,在一个房间前停了下来。
门房道:“少爷就在这个房间等待刘员外郎……”
刘树义笑着拱手:“辛苦。”
“不不不,都是小人应该做的,外面天冷,刘员外郎快进去吧。”门房连忙说道。
刘树义微微颔首,来到房前,轻轻敲响房门。
踏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快速靠近。
没多久,就听嘎吱一道声响,门被打开。
面容英俊的长孙冲,直接出现在视线中。
未等刘树义开口,看到刘树义的一瞬间,长孙冲眼眸便亮起,他一把抓住刘树义的衣袖,就带着刘树义向房间里走,一边走,一边道:“刘员外郎果真准时,我喜欢准时的人!”
看着拉着自己的手,听着长孙冲那毫无任何寒暄的话,刘树义眉毛不由一挑。
还真是如自己预料,长孙冲是个妙人。
他笑着回道:“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任何人都很重要,所以迟到,不仅仅是迟到,更是在浪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我做不来这种事。”
“一寸光阴一寸金?”
长孙冲重复了一句,深褐色的眸子再亮几分
第82章 入长孙宅邸,超出预料的报答之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