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树义又推理出了新的秘密。
王硅忍不住道:“刘员外郎真是太厉害了,这世上还有他破解不了的秘密吗?”
赵锋赞同的重重点头。
“快看看上面写着什么?”饶是沉稳的杜构,这一刻都忍不住催促道。
刘树义点了点头,直接将纸张展开,目光向上看去。
然后……
他眼眸忽地一眯。
眸中神色不断变幻。
见到刘树义这异样的神情,杜构心中一紧,不由道:“刘员外郎,如何?马富远将其藏的如此隐蔽,可是真的有什么秘密?”
其他人闻言,也都下意识看向刘树义。
就见刘树义将纸张重新折迭,视线扫过他们,缓缓道:“这封信,一共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马富远说有一个神秘人联系他,那人说息王尸骸是他们势力盗走的,他们愿意与息王旧部做交易,将息王尸骸送给息王旧部……”
杜构恍然道:“神秘人就是安庆西吧?这难道就是安庆西引马富远主动前往库房的方法?”
刘树义道:“对心怀叵测的息王旧部来说,息王尸骸十分重要,这是他们聚拢息王势力的重要旗帜……”
杜构蹙眉道:“所以,马富远确实心怀不轨?哪怕他不知道神秘人是谁,哪怕他不确定神秘人的话是否可信,也还是愿意冒险前去?”
“息王旧部目前群龙无首,或者说即便有领头者,也未必能完全压得住其他人,能让其他人信服……这种情况下,谁若是能得到息王尸骸,那就相当于握有圣旨……”
刘树义看向他:“这样的收益,完全值得冒上一次险。”
“并且,他也不是毫无准备,他还携带了武器……只可惜,他运气不好,安庆西准备的比他还要充分。”
杜构点了点头,却又有新的不解:“既然他知道会有危险,为什么不叫上其他人跟着他呢?”
刘树义推测道:“可能他想独吞这个消息,不希望其他人知晓,以免有人泄露消息,或者知道消息后,抢先一步找到息王尸骸,这样的话,他就相当于给其他人做嫁衣了。”
“也可能其他官员,并非他的心腹,他们中可能有人替别人卖命,可能有人仍忠诚朝廷,故此他信不过这些人,时间又紧迫,来不及调动人手,只能自己动手。”
杜构沉思片刻,旋即点头,这两种可能性确实最高。
“第二件事呢?”
第一件事,对已经掌握一定线索的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隐秘。
所以杜构觉得,能让刘树义变色的事,应该是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
刘树义迎着杜构好奇的视线,深吸一口气,道:“他们要找传国玉玺!”
“什么!?”
“找传国玉玺!?”
杜构愣了一下。
杜英和赵锋等人,也都十分意外。
传国玉玺是什么,他们当然知道。
可他们怎么想,都没想到,马富远藏得如此之深的目的,竟然会是找它!
刘树义很理解杜构等人的意外,事实上,当他刚看到纸张上的“传国玉玺”四字时,他要比杜构等人更为震惊。
甚至心中更是感到莫名一寒。
因为不久之前,妙音儿才刚在大牢里,向自己说出让自己去找传国玉玺的建议……
结果现在,在这里,他就在马富远藏的极其隐蔽的信里,也看到了传国玉玺的字样!
是巧合?
还是必然?
如果是巧合倒还罢了。
如果是必然……
刘树义瞳孔剧烈跳动,那就说明很可能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刘树义罕见的,再度感受到,自己仿佛一枚棋子,置身于棋盘之上的感觉。
“他们找传国玉玺干什么?”程处默忍不住道。
杜构眉头紧锁:“传国玉玺,被历代帝王视为正统的象征。”
“陛下登基后,便一直在寻找传国玉玺,但传国玉玺被萧后带到了漠北,之后踪迹全无,陛下一直未曾找到……”
“所以,如果息王旧部能得到传国玉玺,如果他们中有人心怀叵测,想打着息王的名义谋逆……那么,他们持着传国玉玺,就可以说息王是天命正统,说陛下是窃国……”
杜构顿了一下,没敢说完这句话,道:“总之,传国玉玺一旦落入息王旧部手中,大乱必起!”
程处默脸色一变,道:“可是传国玉玺不是在什么漠北吗?他们来长安找什么?”
杜构也不解的看向刘树义。
刘树义沉声道:“马富远说,他们得到情报,说长安有传国玉玺下落的消息出现,他携带这些贵重珠宝,也是为了交给隐藏在长安的同伙,给其行动资金,让其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传国玉玺的下落。”
“长安有传国玉玺下落的消息?”杜构面色一变:“难道玉玺现在就在长安?”
刘树义摇着头。
马富远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
而他心里,则想起了妙音儿对他说过的话。
妙音儿说……长孙无忌府里有一本书,那本书里藏有传国玉玺下落的秘密……
现在,息王旧部也得到情报,传国玉玺下落的消息在长安出现……
二者在这一刻,完全重合!
妙音儿说的是真是假?
息王旧部的情报,又是从何而来?
为何妙音儿知道的,会如此详细?
长孙无忌究竟是否知道此事?如果知道,他为何知情不报?
如果不知道,那妙音儿又是怎么知道秘密就在长孙府邸?
纷杂的思绪,无数的猜测,不断在脑海中浮现。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这一切,这双手的主人会是谁?
妙音儿背后的主子?
还是有其他更为恐怖的人,隐藏在背后?
目的又是什么?
刘树义神色闪烁,只觉得大脑都要被这些疑问冲击的快要宕机。
他揉了揉额头,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既然知道了他们的目的,我们就不能不管……”
刘树义看向杜构等人,道:“我现在立即入宫,将今日所得到的消息,禀告陛下,你们今天为我奔波,辛苦了,待得空,我亲自设宴感谢诸位。”
杜构摇头道:“刘员外郎无需多礼,这本就是我等应该做的。”
“没错。”王硅和赵锋也纷纷点头。
杜英自不必多说,刘树义昨晚刚说过以身相许来报答她的话。
听着众人的话,刘树义重重点头:“好,客套的话我不再多说,他日诸位若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做到,绝不推辞。”
“事不宜迟。”
说完,刘树义便道:“我这就进宫,至于这封信……”
他想了想,交给杜构,道:“杜寺丞,你将其放回原地,柜子也搬回原处。”
杜构心中一动:“你是要?”
刘树义眯着眼睛,道:“马富远在出发去见神秘人之前,想过自己可能会出现意外,所以这是他专门留给他的同伙的。”
“如果他出现意外,他的同伙到时候自会来取……”
“我们这么善良……”
他意味深长道:“怎么能让他的同伙白跑一趟呢?你说是吧?”
杜构眼瞳跳了跳,顿时明白刘树义的意思。
他心神微动,重重点头:“刘员外郎放心,我一定将其还原的一模一样,不会让任何人发现破绽。”
…………
皇宫,两仪殿。
侍奉在一旁的宦官偷偷看了李世民一眼,心中不由叹息一声。
只见李世民正端坐在书案之后,案上是打开的奏疏,手中拿着的是批阅的朱砂笔,他双眼深沉的看着奏疏,似乎在认真的处理国家大事……
可宦官知道,陛下早已走神。
李世民维持这个动作,已有足足一刻钟。
若是往常,一刻钟的时间,李世民足以处理完十余个奏疏,可现在,一个奏疏都没有批阅完毕。
更别说,一动不动,仿若石雕了。
“陛下……”
宦官轻声道:“今日天气暖和了些许,不若我们出去走走,透透气?”
听到宦官的声音,李世民似乎这才回过神来。
他看了一眼眼前干干净净的奏疏,直接落笔,写了一个“阅”字,便将其合拢,置于一旁。
“朕走神了多久?”李世民揉了揉额头,开口道。
“没多久,也就一刻钟。”
“一刻钟?”
李世民摇了摇头:“很久了。”
“朕身为帝王,走神一刻钟,也就意味着十几件国家大事没有及时处理,涉及到的,便可能是数万乃至数十万百姓安身立命之事。”
“朕不该如此的。”
“哪怕还是秦王时,朕处境那般险峻,朕也未曾如此……”
他叹息道:“当真是坐上了这个位子,就难免多思多想。”
宦官忙道:“陛下会如此,也是心系江山社稷,不忍黎民百姓再遭祸乱,若要怪,也该怪那些乱臣贼子,只顾自己利益,罔顾家国安危。”
李世民笑道:“你倒是会说话。”
“奴婢句句发自肺腑,不敢胡言。”
李世民身体向后仰去,双眼微微闭合,沉声道
第66章 再入皇宫,李世民的惊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