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三狗不解,“我以后,就识字了?”
“以后就有说书的了。”
大虞的文化产业发展,差不多跟宋比较相近。
,话本,说书,甚至还有一些唱杂剧的班子,不过戏曲基本上完全在萌芽。
就像是中国古代,戏曲也是元明时期才蓬勃发展的。
“说书好,就爱听点说书。”三狗乐道。
“现在书的情况怎么样了?”宋时安问道。
三狗相当高兴的说道:“书开始卖十天了,现在大街小巷,全都在聊齐天大圣。连街上的小孩儿,都拿着个棒子,自称自己是美猴王,到处抡人呢。”
“这影响确实是不好。”
现在国产小学里,全是学哪吒,把手抄在裤子里走路的吊儿郎当魔丸。
“都在问,这第二部什么时候出,到底齐天大圣有没有逃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三狗道,“甚至,还有好些达官贵人都在找吾承恩。”
“找他做什么?”
“说要请到家里来,搞几个丫鬟伺候着他,全心全意的写书。其中开价最高的说,每写出一个字,就奖励两个钱。”
“那一百万字就是两百万钱。”
我还干几把太守啊,一心写书就完事了呗。
“这第二本要是出来,肯定卖空啊。”三狗有些不解的说道,“我们为何不趁着现在风头盛,赶紧把第二本出了?还让那印刷坊,慢慢的印。”
其实在十日前,《西游记》发布的那一刻,宋时安就把第二部的印刷外包出去了。
只不过那家印刷坊的产能实在是有限。
拼死拼活,没日没夜,甚至还招了好多个族人,现在也才印了不到两万多本。
“等。”宋时安抬起一只手指,相当从容道,“现在,并非是所有人都看了。”
“等他们看完吗?”
“等盗印的那八文钱的破烂书都泛滥了,我们再出第二本。”
这才是销售的最好方法。
“可是他阅文阁印了两万本,哪怕其中有五千本不在盛安,也是在五日之内卖完了。我们现在就发,三万本,也应该能在盗印出现之前卖完吧?”
“可涨价呢?”
“嘶……”
三狗这就不好说了。
盗版卖八文,你正版卖二十文,完全能够接受。
毕竟阅读体验摆在那里,书籍质量摆在那里。
可盗版卖八文,你正版卖三十文,那就有点影响销量了。
盛安平均一个人每日的开销,就是三十文。
“慢慢来吧,好酒不怕巷子深。”
对此,宋时安相当从容道:“好书的话,拖更半个月之内,都是值得原谅的。”
………
十七日,印刷坊将印版硬是刷得冒火星子,终于将四万本《西游记》第二部印刷完成。
这个时候,整个盛安的‘西游热’已经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
而在这书问世的那一日,便有商贾敏锐的发现商机,将此书,印刷后,游动在京畿附近贩卖,大概好几个郡。
整个司州有五百余万人,其中比较核心的京畿,约一百七八十万,识字人口近四十万。
(注:科举制推动识字率提升,宋朝全国平均应该在10%以上,东京地区男性可能达60%)
仅仅半个多月,便已经在方圆百余里风靡。
此书成为大虞第一书,已经是定论。
因此,着急的人就更多
第290章 收账:五十万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