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熙帝才不会让沈叶去处理,直接弄过来当出气筒就是了。
沈叶没有丝毫隐瞒,直接把自己整治的法子原原本本地说了。
一听沈叶用二百两银子强买了允塘的金铺,乾熙帝嘴里骂着“胡闹”,脸色倒是缓和了许多。
沈叶又把劝老九修快速通道的事儿也给乾熙帝交了底:“父皇,既然老九想挣钱,眼下,这修快速通道又缺个带头儿破局的,儿臣干脆把修到天津那条路子的主意透给他了。”
“老九要是肯牵这个头儿,这事儿准能让他发一笔大财,而且,这钱挣得名正言顺,省得他以后再因为想挣钱惹下什么祸端,让父皇跟着操心了!”
听到天津的快速通道,乾熙帝眉头轻轻一皱,疑惑道:“从天津修路运什么?”
“父皇,漕运稳当是稳当,可是速度太慢了,最重要的是,还受河道限制,变数太多了。”沈叶对漕运了然于胸,当前存在的毛病太清楚了。
“眼下朝廷的税银,江南就占了三分之一!万一漕运断了跟不上,或者那百万漕工闹起来,朝廷总得未雨绸缪,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吧?”
“所以,儿臣这段时间就琢磨着,眼下这航海技术是越来越靠谱,近海跑船稳当多了。不如在天津也开一个港口,给运河当个有益的补充,您看如何呢?”
乾熙帝是一个好学之人,他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对于航海这方面,倒也不是一窍不通。
他一直禁海,除了前朝郑家反叛的旧事,也是因为对西洋货一直存在着各种顾虑。
此时听沈叶说不能光指望着漕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谨慎地道:“这事儿……回头再议吧。朕乏了,你带老十三回去吧。”说完,他又重新坐回了椅子。
有那么一瞬间,沈叶突然觉得,乾熙帝脸上竟透出一点儿颓唐之色。
皇帝为啥会是这样的状态呢,沈叶大概也能猜到。
平时高高在上的乾熙帝,归根结底,也是一个人,一个到了中年的男人。
自己的亲闺女被人给一脚踢死了,他不能报仇不说,还得揣着明白装糊涂,万般无奈地认下这等事儿,心里咋能好受呢?
再加上一帮不省心的儿子……他能不累吗?只不过,这种累,他一直死死地埋在心里,从来不形之于色。
这一瞬间,沈叶心里莫名地对乾熙帝生出了不少的同情,安慰的话也脱口而出道:“父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话一出口,连沈叶自己都愣住了——我怎么安慰起皇帝来了?
乾熙帝也是一愣!
多少年了,没有人再跟他说过安慰体贴的话。
小时候,还有太皇太后安慰他。
太皇太后去世了之后,皇太后偶尔看他心情不好,也会宽慰几句,只不过,随着他年龄渐长,皇太后这种安慰也就越来越少了。
毕竟不是亲母子,皇太后跟他说话,也会有所保留。
偏偏就是这心情最糟糕的时候,听到了太子的安慰。
作为皇帝,一个登基也三十多年的皇帝,他习惯性地觉得自己早
第二百三十章 再强的帝皇也有软弱的时候-->>(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