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9章 稻田(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看着杜鸢来时的路道:

    “后生,你看着细皮嫩肉的,倒不像常走山路的,可偏生到了这荒山野岭来。怕是一路上走了不少路,也受了不少累吧?”

    杜鸢先点了点头,又轻轻摇了摇,语气平和得很:

    “一路走下来,确实很累,但算不得苦。毕竟沿路的风景,跟从前所见的全然不同,每走一步都有新模样,多看几眼就觉得值了。”

    “再说,晚辈刚从西南过来,比起西南百姓们受的那些苦,我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人听了,忽然连连摆手,眉头也慢慢皱起来,不是恼,是怕后生想岔了,语气也沉了些:

    “哎,后生,你这话不对。”

    不等杜鸢开口,老人身子往前倾了倾,直直望着他:

    “西南那遭灾的地儿,老夫想起也是揪心不已。当官的跑了,有钱的也跑了,守在那儿熬的,可不都是我这样刨土吃饭的穷苦人?可再怎么说,西南是西南,你是你啊!”

    杜鸢无奈的笑了笑,语气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疲惫:

    “您说的道理,晚辈懂。可若是您恰好能做点什么呢?”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老人,眼神里藏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固执。

    “就像、就像有群灾民快饿死了,您手里恰好攒着够他们、也够自己吃好几年的粮食,您说,这世上能有几个人,真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毙在跟前?”

    老人又摆了摆手,这次动作重了些,把茶碗往石头上顿了顿,茶汤跟着晃出了碗口:

    “救!肯定要救!老夫的心是肉长的,又不是石头凿的、生铁铸的,见着人遭难哪能不伸手?可话说回来救了便救了,老夫为啥还要把这事揣在心里,日夜记挂着放不下呢?”

    杜鸢握着茶碗的手顿了顿,眼里多了点怔忡。

    老人没管他的发愣,重新捧起茶碗,慢悠悠啜了口:

    “记着旁人的苦,总想着能不能多帮衬一把,这自然是好事,还是天大的好事,谁来了都说一声好去。”

    “可你看这苗。”老人随手折下了一节禾苗递到杜鸢眼前,“刚抽穗时青嫩得很,风一吹就晃,可到了灌浆的时候,就是挂满了穗,却也没见哪株被压得直不起腰。倒是去年有块地,贪多施了肥,穗子结得太满,一场风来便倒了大半——以至于太想扛重,反倒扛不住。”

    “你我都是凡夫俗子,不是老天爷,手就这么大,能抓多少?旁人的难处,能帮就帮,帮不了也别硬揽,更别天天想着,该歇着就歇着,做好了就放下。”

    老人放下了自己的茶碗,重新拿起葫芦,为杜鸢续上了一碗凉茶:

    “你是少年人,少年人的那点心气,跟地里的苗似的,就那么一季,过了可就没了。别学老夫这样的老头子,天天记着这个苦,念叨那个难,把好端端的心气都磨没了。”

    杜鸢依旧怔怔然没有回话,没有动作。

    只是恰在此刻,那一直默默嚼着草根的水牛,突然“哞”的叫了一声。

    声色悠长,也恰好惊醒了杜鸢,看着面前笑呵呵的老人,还有手中重新满上的凉茶。

    杜鸢愣了一下后,捧着茶碗说道:

    “晚辈受教了。”

    老人浑不在意的一摆手:

    “受教了可不够,得记在心里才是,你啊,看着像是个读书人,你应该比老夫这个山野村夫,更明白,少年心气乃是不可再生之物啊!”

    老人的手慢慢落在了杜鸢的肩上,像是叮嘱又像是告诫般说道:

    “少年人就该脚下生风,眼底有光,更该肩挑春暖!”

    杜鸢没有再去答话,只是认认真真点头,继而慢慢啜饮着手中的凉茶。

    见状,老人也就笑笑后不在谈论这个。两人坐在田埂上,你一口我一口地喝着茶,没再说什么责任之类的大话,只偶尔聊两句今年的稻子长势,说两句山里的野果什么时候熟。

    待到天色渐暮,杜鸢便要起身告辞:

    “老先生,晚辈该告辞了!”

    老人也跟着站起身,拍了拍衣摆上的草屑:

    “是不该再留你了。你和老夫不一样,老夫这辈子,注定就守着这几亩水田过活。你却该去看遍这朗朗乾坤

第159章 稻田(4k)-->>(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