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问道:
    “陛下?
    若不彻查,任由他们勾结突厥,恐会酿成大祸!”
    “彻查?”
    李承乾苦笑一声,
    “一旦公开彻查,‘太子妃亲戚谋反’的消息就会传遍长安,世家官员会怎么说?
    百姓会怎么看?
    福儿和武月,还能在东宫立足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武奎等人该死,但不能以‘谋反’的罪名死。
    公开审理,只会让东宫成为众矢之的,让突厥看笑话,让朝堂陷入混乱。
    这不是解决问题,是制造更大的麻烦。”
    马载沉默了。
    他明白李承乾的顾虑。
    帝王做事,从来不止看对错,更要看利弊。
    武家谋反是事实,但为了保护储君、稳定朝堂,只能选择另一种方式处理。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马载轻声问道。
    李承乾站起身,走到殿中,望着墙上的大唐舆图,声音低沉的说道:
    “此事,交给隐杀卫。”
    他召来李一,低声吩咐道:
    “传隐杀卫统领,即刻来见,不得让任何人知晓。”
    半个时辰后,隐杀副统领身着夜行衣,悄无声息地跪在殿中。
    他是跟着李承乾从东宫出来的老人,最懂陛下的心思,见此情景,便知是要执行隐秘任务。
    “武奎及其党羽,共计十七人,现关押在京兆府的临时牢房。”
    李承乾冷声说道,
    “你带隐杀卫去,今夜子时之前,将他们全部‘处理’掉,不留痕迹,对外只说‘突发恶疾,不治身亡’。”
    “陛下,”
    副统领犹豫了一下,
    “武月太子妃那边......”
    “不用让她知道真相。”
    李承乾直接打断了他,
    “就告诉她,武奎等人在狱中不思悔改,斗殴致死,按律不予追究。”
    副统领躬身领命道:
    “属下遵旨,定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隐杀副统领离开后,殿内只剩下李承乾和马载。
    “马载,”
    李承乾转向他,语气缓和了些,
    “此事过后,你让京兆府尽快结案,将武家亲戚的‘死因’公告天下,堵住世家的嘴。
    另外,让听风楼加强对突厥商队的监控,务必挖出他们在长安的其他眼线。”
    
第449章 暗中处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