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色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他搭箭欲射,突然想起李绩的话:
    “真正的猎人,要看猎物的眼睛。”
    白狐回头望他,眼里没有惊慌,反而带着股诡异的温顺。
    李福心里一动,收了箭。
    这狐狸太干净,不像野生的。
    他顺着踪迹往回找,竟在树后发现了孔颖达门生的脚印,还有个空的诱饵袋。
    另一边,李禄在西侧山坳里果然遇到了“突厥探子”,穿着破烂的皮袍,举着弯刀冲过来。
    他正要拉弓,却见对方的靴底是长安西市卖的锦缎,顿时起了疑。待“探子”靠近,他突然大喊道:
    “你的刀鞘是隋代的样式,突厥人现在不用这个!”
    “探子”吓得一哆嗦,转身就跑,露出了后腰的唐军制式箭囊。
    日落后,两人回到御帐,都没带猎物,却异口同声说了经过。
    李承乾听完,看向孔颖达和秦怀玉,两人脸色煞白,慌忙跪地请罪。
    “起来吧。”
    李承乾的声音很平静,
    “朕知道你们是为皇子好,但用错了法子。”
    他看向李绩,
    “还是英国公教得好,让他们知道,辨是非比得功名更重要。”
    李绩躬身道:
    “陛下谬赞。
    皇子聪慧,是大唐之福。”
    长孙无垢坐在观礼台上,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武媚娘笑道:
    “你看,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谁也糊弄不了。”
    武媚娘笑着点头,指甲却深深掐进掌心。
    她原以为能借这次春猎挑唆两位皇子,没想到被李绩不动声色地化解了。
    这老狐狸,果然是块难啃的骨头。
    春猎结束时,李承乾让李福和李禄共骑一匹马,绕场一周。
    夕阳下,两个孩子的身影叠在一起,李福握着缰绳,李禄扶着哥哥的腰,笑声顺着风传得很远。
    百官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之前的争吵很可笑。
    房玄龄对李靖笑道:
    “其实这样也挺好,一文一武,相辅相成。”
    李靖点头说道:
    “就像当年的你我。”
    李绩站在远处,望着两个孩子的背影,突然想起李世民临终前的嘱托:
    
第378章 师父李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