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承乾自从收下玄甲军后,基本上没有动用过这支铁骑。
    李世民的眼神沉了下去:
    “玄甲军是朕的心血......”
    “更是大唐的根基!”
    李承乾上前一步,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睛,
    “当年父皇能用三千玄甲军破窦建德十万大军,今日儿臣为何不能用他们震慑突厥?
    儿臣要让那些藩邦看看,大唐的铁骑不仅会用火药,更敢白刃相接!”
    站在后排的年轻武将们听得热血沸腾,几个羽林郎忍不住握紧了腰间的刀。
    他们大多是武德年间出生的,没能赶上当年横扫天下的壮举,早就憋着一股劲想证明自己。
    魏征突然咳嗽两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太上皇,殿下,老臣有一问。
    若殿下亲征,长安由谁坐镇?
    王越虽擒,其党羽仍在暗处,万一......”
    “朕在!”
    李世民厉声说道,
    “朕这把老骨头还能镇住场子!”
    他走到李承乾面前,伸手按住儿子的肩膀。
    这一下让他想起当年自己出征前,李渊也是这样按住他的肩膀。
    “你要带玄甲军可以,但得依朕三件事。”
    李世民的声音放缓了些,
    “第一,杨怀贞必须随行,墨家的火器营归他调度。
    第二,每日卯时必须送回军报,哪怕只是‘平安’二字。
    第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承乾腰间的玉佩。
    “若战况不利,立刻班师。
    记住,你是大唐的太子,不是匹夫!”
    李承乾躬身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儿臣遵旨!”
    李世民看着儿子挺拔的背影,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他挥了挥手,转身走向后殿:
    “都散了吧,让皇帝准备出征。”
    百官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争论会是这个结果。
    房玄龄望着李世民佝偻却依旧威严的背影,突然叹了口气:
    “太上皇这是......把心都悬在幽州了啊。”
    三日后,长安城外的灞桥。
    三十万大军列成方阵,玄甲军的黑色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第352章 李世民的叮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