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74、找到凶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陈光阳没走正门,熟门熟路把车拐到小胡同里,跟传达室的老头对了个眼神。

    老头挥挥手,他直接推车进了后院的角门。

    孙威办公室里烟气缭绕,跟仙境似的。

    案头摞着厚厚的卷宗,他人陷在破藤椅里,眼圈发黑,看样子是一宿没合眼。

    李卫国也在,正拿着搪瓷缸子“吨吨吨”灌凉白开。

    “来了!”孙威听见动静,立刻把屁股从椅子深处拔出来,脸上挤出点笑,却遮不住那份焦虑。

    李卫国放下缸子,抹了把嘴:“光阳,赶紧坐。”

    陈光阳也没废话,拉过把同样吱呀作响的椅子坐下:“东西呢?”

    孙威从最底下抽出一个封皮都快磨烂的牛皮纸档案袋,手指在袋子上搓了搓,仿佛那袋子上有毒。

    “在这儿……光阳,我得再啰嗦一句……”

    他压低声音,眼里的血丝更重了,“这案子……太脏,水太深。牵扯的这位!”

    他手指往上指了下天花板,没明说,“根儿粗,硬得很。我们前后审了七次,软的硬的都上了,那主儿就是不松口,嘴比茅坑里的石头还硬。

    他咬死有不在场证明,而且态度极其嚣张,背后……有人递话压着。”

    陈光阳没说话,伸手接过那沉甸甸的档案袋。

    封口的线绳勒得他指腹微微发胀。

    他慢慢解开绳扣,哗啦一下把里面厚厚一叠纸倒在桌上。

    现场勘察照片的血腥冲击力扑面而来。

    即使是见惯了风浪的陈光阳,眼皮也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

    照片上是典型的农家土坯房堂屋。

    血,糊满了墙面和坑洼的地面,红得发黑,像泼洒了一地的劣质油漆。

    一家五口,男女老少,横七竖八地歪倒着,姿势扭曲僵硬,像摔坏的破布娃娃。

    致命伤都在要害,脖颈、胸口。

    手法极其利落,带着一股子残忍的冷静。

    其中一张特写,是男主人。

    他双目圆睁,瞳孔早已涣散,凝固着临死前的惊恐。

    喉管被豁开了个大口子,翻着惨白的肉茬。

    血迹喷溅的痕迹显示,凶手动手时,位置、力度,都拿捏得异常精准。

    这一刀,干净、狠辣,绝不是寻常毛贼的手笔。

    陈光阳的眼神在那个刀口上停留了片刻,指尖无意识地捻了捻。

    “你看这个,”孙威凑近,指着一张翻拍的鞋印照片,是带血的鞋印,留在堂屋门口抹得半干的黄泥地上。

    花纹有点模糊,但大致能看出是胶底劳保鞋的纹路。

    “四三码,凶手身高大概在一米七五左右。还有这个。”

    他又翻出一张证物袋的照片,里面是一截快烧尽的烟蒂头,“红梅的,在灶坑灰里扒拉出来的。凶手很可能在杀人后,还在屋里停留过一阵。”

    陈光阳一张张翻看着,眉峰越拧越紧。

    卷宗里的笔录也记录得很详细,死者一家的社会关系摸排了无数次,矛盾点都集中指向了一个人。

    这人就是住在邻村的“胡三强”。

    这家伙是个地痞,以前跟这家人有过不小的梁子。

    因为宅基地和争水源的事几次放话要“弄死他全家”。

    灭门案发生当晚,有村民模模糊糊看到胡三强在案发现场附近出现过。

    但看得不真切,不敢咬死。

    胡三强被抓后,仗着上头的关系硬,态度极其恶劣。

    矢口否认,对当晚行踪语焉不详,眼神躲闪却带着股有恃无恐的劲。

    几次审讯,拍桌子打板凳,孙威他们几乎把手段用尽了,就是撬不开他那张嘴。

    县局压力极大,孙威李卫国愁得头发都快薅光了,案子眼瞅着就要僵死。

    “查过他的老底儿吗?跟什么人混过?”陈光阳的目光从血泊的照片移到嫌疑人的名字上。

    “查了!狗屁倒灶的都查遍了!”

    李卫国烦躁地把烟头碾死在缸子里,“这货年轻时当过几年兵,听说分在侦察连,退伍回来不安分,跟着社会上的二流子混。

    前些年进去蹲了几年,关过一阵子,放出来就消停了几年,没想到沾上赌博,欠了一屁股债。他跟死者家的矛盾,就是因为欠高利贷还不上,去人家地里偷苞米,被发现后被打了一顿,结了大仇。”

    侦察连?

    当过兵?

    陈光阳的心突地一跳。

    再看现场照片里那些干净利落、直指要害的致命伤,以及凶手在

374、找到凶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