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利用地形作为掩护,从低空突进拉近交战距离,是现代空军当前比较常用的方式。
    这种方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高度。
    在航炮对射空战时期,掌握更多高度的一方,便是掌握更多胜算的一方。
    在这个时期里,空战的形式是机枪或者机炮对射,是直射互怼,谁占据了对方的后半球位置,谁就掌握了胜利。
    而在这个过程中,谁的速度更快、谁的机动更灵活,谁就占据优势。
    这便要求有更多的动能。
    最快速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拥有更多的高度,按照动能转换原理,用高度换取动能是最有效的。
    在近距格斗中,战斗机飞行员的作战训练重点,是如何抢占敌机后半球位置,所有的空中机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而在空空导弹出现后,这种方式被改变了,但衔尾攻击的原则是没有变化的。
    换言之,空空导弹依然是尾随攻击,从敌机的后方进行攻击,因为初代空空导弹是红外制导,而战机热源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发动机喷口这个位置。
    红外制导导弹很傻,眼里只有热源,而不是锁定了目标就一直追击到底,一旦这个热源消失,导弹要么自爆,要么因为燃料耗尽坠毁。
    于是,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就出现了,就等于是有了眼睛,锁定了目标,只要目标没有脱离锁定范围,导弹便会一直追着目标跑,直到燃料耗尽。
    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优点——可以实现迎头攻击。
    换言之,不必再去费尽心思抢占目标的后半球位置了,直接迎头对冲也能使用导弹进行攻击,这一点是红外制导导弹做不到的。
    而下视攻击能力,是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升阶版本了。
    要知道,地面是有雷达杂波的,雷达从上往下看会受到这些杂波的影响,想要精准打击目标,就要求雷达具备分辨哪些是地面地形的杂波信号,哪些是目标的反射信号。
    这无疑是绝对的高尖端技术了。
    PL-17无疑是开创性的新式空
第一卷 第362章 0比107的战损比-->>(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