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0章 图书馆,百官激烈的反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是没想到,如此做法,居然引来如此强烈反对的声音。

    对于百官来说,之前的义务教育已经是属于架在火上烤。

    所以,才会出现那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

    更何况,百官也不是蠢人。

    都能够想得到,那东西想要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来,还得要一二十年以后。

    有这个时间,凭着他们自身家学传承,只要不是子孙后代不太不成器,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尤其是,李承乾又下放了科举,化作了考公。

    如此一来,他们还能够为子孙后代布局,至少三代以内正常来说安然无恙。

    三代以后,他们也没办法管了。

    可是,如果在全天下各县都建立图书馆,就等于知识彻底下放。

    这世间,总是不缺乏一些聪明人,甚至可能有过目不忘之能。

    他们只需要三五年的学习,就能顶得上一般人几十年的努力。

    全天下那么多人,等于是把原先要二十年才能成才的情况,提前到了三五年之内。

    无数的寒门子弟,甚至是平民百姓,会因为有了学习的途径,挤占各种各样的资源。

    如此一来,他们如何还能保三代以内太平?

    所以,这都不是在掘根了,这是已经把刀砍下来了。

    李承乾本以为时机已经成熟,他也能够想到,凭着图书馆的存在,三五年之内必将出一片民间大才。

    而且这一片民间大才,并不是从四书五经开始学习,反而是从实用方面开始学习。

    李承乾准备放一些,关于科技的基础出去。

    比方说基础的化学,基础的物理,基础的数学,基础的生物学等等。

    把这些东西放出去,就是为大唐塑造可用之材,俗称理论知识为零,但动手能力爆表的存在。

    有了这一批人存在,三五年之后,大唐就会进入真正的高速发展期。

    思想和智慧的火花碰撞,甚至可能都不需要他从民用商城里买书,民间自然而然会发明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东西。

    他都已经能够想象到,那璀璨的烟火。

    不曾想,居然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对,甚至都跪下来反对了,态度显然很坚决。

    

第530章 图书馆,百官激烈的反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