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这边操场上主是无线电,航模,生物,天文,摄影。”
无线电小组
“合唱团,舞蹈队,器乐小组的那栋楼上。”
器乐小组
“对了,我们这边还有绘画,刺绣,木偶,京剧,武术,体操,游泳,珠算,钳工……加一起总共有三十多个小组,一般孩子来了,都能找到合适自己喜欢的。”
刺绣小组
木偶剧小组
“走,我领你们去后面转转。”
姜姒在京市也住了一段时间,这还是她第一次来京市少年宫。
不得不说,这里面的课程比她想象中的要丰富的多。
等附近的学生少了一些,她帮胡老师问出了她最想问的一个问题。
“芳姐,能去看看文化课方面的小组吗?”
“没问题。”
杨美芳带着几人从旁边的小道穿到了后面的那栋楼上,这边环境相对要安静一些。
“目前少年宫只开了物理,数学,化学,语文这几个学科,外文是不教的。”
众人人听了点点头,表示理解。
眼下正是上课时间,几人也没说话,悄悄地站在教室后门那听了一会。
“这个老师,讲得真好!”下楼时,胡美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还有,这少年宫教的东西可真多。”
来之前,她一直以为少年宫就是教孩子们唱唱歌,跳跳舞的地。
没想到,文化课都教得这么扎实。
说起这个,姜姒倒是知道一些,“以前京市的教师和教室不够,上面就搞了一个‘二部制’政策,孩子们在学校上半天课,余下的半天就来少年宫学东西。”
这事,还是霍母和她说的。
“没错。”
杨美芳怕她们担心,专门解释了几句,“少年宫里的老师,有很多都是退休的教授和老师傅,你们放心,孩子只要肯学,我们保证包教包会。”
说话间,几人回到了操场。
此时卫东卫民兄弟俩已经一头扎进了航模小组,跟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已经开始动手组装上了。
原先说好的,今天过来只是看一会,了解了解情况。
可直到所有的小组活动全部结束,兄弟俩还有些意犹未尽。
“妈,”小老二仰着头,眼里重新燃起了小火苗,“我们明天还能来吗?
“那不行!”来一次多麻烦人家杨同志啊。
话音落下,兄弟俩的小脸就垮了下来。
胡美丽这会也顾不上安慰他们,双眼亮晶晶地看向了姜姒——
【图片有30多张,文中挑了几张展示一下,那个年代的少年宫已经很强了噢!
祝宝子们中秋节快乐,顺便再点点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