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声音沙哑却坚定,“可心里的学问,胸中的道理,那是人的骨气,丢了,人就真的站不起来了。人可以被世道轻贱,被命运践踏,但万万不能,自己先看不起自己!”
十年寒暑,柴房墙壁已无一处空白。新帝登基,闻其高义,欲召其复职。他却躬身婉拒,只求一愿:“请允我将这柴房学堂,继续办下去。”
“辱不沉沦的‘辱’,”叶昭凤凝视着墙上密密麻麻、承载着不屈与希望的字迹,字字如刀,刻在她心头,“是那压在肩背的巨石,沉重,窒息,但它并非堵死前路的铜墙铁壁——巨石,可以咬牙扛起,垫在脚下,让你站得更高些;墙壁,纵使厚实,亦可一凿一凿,生生凿出透光的洞来。最要紧的,是任凭风雨如晦,你心中那盏明灯、那团火,绝不能熄灭!”
她忆起登基前,宗室贵胄们刻薄的唾骂犹在耳畔:“牝鸡司晨,女子无德,岂配掌此神器?” 彼时她默然不语,只将每一条诋毁记于纸上,随后用一桩桩利国利民的政绩,不动声色地将那些轻蔑一一击碎。“他人可以轻贱你如草芥尘埃,但你,绝不可轻贱自己所行的道,所守的义!”
楚凡的目光落在书生给孩子们讲课时,那浑浊眼眸中迸发出的、足以穿透苦难阴霾的纯粹光芒上。他轻叹,声音带着穿透岁月的力量:“脱凡境的‘立’,是彻悟了‘辱’乃上天降下的试金石。它能粉碎的,不过是虚名浮利、过眼云烟;而它永远无法粉碎的,是深植于骨血之中,那千锤百炼、愈挫愈坚的韧劲。”
**利不独吞关**
混沌光影流转,化作一座谷粒满盈、金黄耀眼的巨大粮仓虚影。粮商立于仓前,正指挥伙计们将新收的粮食装上一辆辆大车。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价应声而落。同行们纷纷囤积居奇,紧闭仓门,只待来年青黄不接时牟取暴利。
粮商却大手一挥:“开仓!按成本价,敞开卖给四邻百姓!” 更吩咐道:“再分出三成上好的新粮,送往城中的孤儿院!” 伙计们目瞪口呆,一个年轻伙计忍不住急道:“东家!您糊涂啊!这大好的机会,不趁机多赚些,反倒亏本卖,还白送?天底下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粮商的目光扫过仓前排起长队、面带菜色却眼含期盼的百姓,眼神深处掠过一丝痛楚与坚决。“我爹,”他声音低沉,仿佛陷入久远的回忆,“当年就是给地主种地的佃农,活活饿死在粮价最高、饿殍遍野的那年冬天。我开这粮铺,不是为了把别人的救命钱、活命粮,都变成我库房里冰冷的金山银山!我是为了让街坊邻居,让那些和我爹一样的苦命人,在灾年荒月里,也能吃上一口饱饭!”
后来,他的粮铺名声远扬,成了灾荒年月里百姓心中最坚实的依靠。纵使有时他薄利甚至无利经营,总有百姓悄悄将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一篮鸡蛋放在铺子门口,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不能让好人,吃了亏!”
“利不独吞的‘利’,”叶昭凤望着粮车旁,那些自发上前帮忙推车、脸上洋溢着感激与信赖的百姓,心中暖流涌动,“是洞悉了世间聚散之理——钱财利益,攥得越紧,铜臭便越浓,人心便越散;若能慷慨分润,散出去的虽是
第438章 利难共担见赤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