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二章 亚洲影坛一哥!(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再崛起成为世界功夫巨星。

    起码,在八十年代就是如此!

    便是李小龙,若非将重心放到了推广截拳道,还有无限制格斗上面,怕是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可南华拍摄的电影,早早就进入了国内市场。

    当然,不能指望在七八十年代的国内市场赚钱,基本上都是买断积累名气。

    可南华的电影,同样能够卖到整个东南亚。

    不仅如此,还能卖到大毛和东欧地区。

    这市场规模,比港岛电影圈要大多了。

    湾湾发展得再牛比,能和东汉斯比么?

    更别说,整个东欧电影市场,规模也不算小了。

    加上大毛那边的电影市场,完全能够支撑南华,轻松成为亚洲电影最强。

    南华制作的都市动作,军事谍战,还有奇幻灵异类型电影,在大毛以及东侯地区很有市场。

    最近,又加上了实战类型的武侠功夫片!

    像是这次制作的自传体《我在京城的奋斗经历》,能不能在大毛和东欧受欢迎,还要看具体的放映情况。

    可以说,此时的南华电影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同时话语权和影响力也相当强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觉得国内的某些评论相当刺耳不中听。

    武爱国之所以还在文艺工作者会议上提及,主要原因还是要不时提醒在场诸位,不要学国内完全倒向艺术的那一套。

    不是说拍艺术片不好,而是不能成为主流!

    东欧拍摄的艺术片相当不俗,可在世界影坛有什么名气么?

    倒是大毛的重工业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名气不小,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时,武爱国也是有野心和想法的,想要进一步扩张南华电影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是时候举办一两个国际电影节,看看能不能争夺某些类型片领域的话语权。

    要是能够将标准制定权都抢夺过来,那就最好不过了,尽管希望不大。

    于是很快,国内还有港岛,以及东南亚甚至南美的一些电影人,突然就收到了来自南华举办的电影节邀请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