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手艺更加精湛一些,赚的肯定更多。
一些心思活络胆子大的兼职职工,就想着看看一个月的生意情况,再决定是否直接将摊位或者店铺盘下。
那些追求安稳的,也可以继续兼职下去,反正摊位和店铺的租金很低,只需要和厂子直接分润利润就成。
负责策划组织小吃美食街的干部们,则是组织起工厂里富余的临时工们,给小吃美食街供应原材料。
只要原材料质量过关卫生情况达标,他们就能源源不断的赚取差价。
一下子,数百近千临时工就被安置妥当了。
起码短时间内,小吃美食街的原材料供应,已经足够他们赚取第一桶金了。
与此同时,经营小吃美食街的兼职职工数量,轻松超过两千,加上其它一些辅助人员,三四千职工就被彻底稳定在这里。
他们空出来的工厂工位,自然由临时工们接任。
鼓楼厂这样的操作,可是把街道,市府还有工业系统的同行们,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哪里知道,这样的状况在南华,以及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域,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就是营业执照的事儿,因为南华的横空出世,国内改开的步子也比正常时空快了那么一点点。
在八零年的时候,京城就颁发了第一张饭店营业执照,当时很是引起了一阵轰动。
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愿意积极主动下海做生意的,数量还是太少了。
全都指望没有多少本钱的小年轻,他们甚至连营业执照都不清楚如何办理。
鼓楼厂鼓捣的小吃美食街,所有的摊位和店铺的营业执照,都是以工厂名义申请,相当的轻松快捷。
服装一条街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总之,各种花样的服装一经亮相,立即就被喜欢时尚潮流的青年席卷一空。
至于服装来源,鼓楼厂直接联系鹏城那边的办事人员,直接一车皮一车皮往京城运输。
都是有公章的,加上又有保卫人员随车,
第七百零五章 开门红!(求月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