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应该这样!(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此时的农场场长,也就是武爱国的亲二伯,在内部干部会议上拍着胸膛保证:“明年夏天,整个修理厂食堂的半数菜蔬,还有肉蛋供应,农场供应得了!”

    不要说修理厂内部,就是街道还有京城工业部门,对于修理厂农场的表现,也是相当满意的。

    其他工厂的粮食,菜蔬以及肉蛋供应,绝大部分都是上级单位统一调拨,再加上内部的采购部门补充。

    哪像修理厂,自己弄个农场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其他工厂倒是想学习,却是下不定决心!

    这是要看实实在在成绩和表现的!

    要是大家都烂那就无所谓了,可有鼓楼修理厂的农场作为标杆,他们却是没有勇气跟进。

    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鼓楼修理厂城外农场,却是引起了上级部门领导的特别关注,甚至还特意跑去视察了一番。

    之前,武爱国规划的水稻,还有小麦都陆续成熟了。

    然后,农场工人就向前来视察的领导,表演了一番什么叫做半人工半机械化收割。

    收割机很简陋,只有收割的能力,和后世那种联合收割机没办法相比。

    可架不住,随着以木料为主建造的收割机,收割效率惊人啊。

    由牛马牲畜拉动,人工控制切割速度,一路所过稻杆和麦杆纷纷倒伏。

    后续由农场工人,将倒伏的稻杆或者麦杆,送到不远处的脱粒机进行半机械化脱粒。

    事实上,想要做到这样的程度,并不难。

    农场这边,由修理部牵头,请来几位学工程机械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就琢磨研究出来了这种简陋版的农业机器。

    主要用材全都是木料,只是在关键位置用铁料固定。

    其收割效率,比单纯的人工强多了。

    半个小时一亩地,一半的时间还是用在机械转向,以及车马等牲畜的调整方面。

    其实,最叫武爱国难以理解的,就是脱粒机的问题。

    这玩意,想要研发出来很难么?

    古代,就有原始版本的脱粒器。

    不

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应该这样!(求月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