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章 制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认知。

    食堂中午发生的事情,李哲已经听说了,他并不是很在意——要是连这点小事都要他费心,那公司这些主管岂不是白养了?干脆都别干了,一起辞职得了。

    李哲真正在意的,是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杨兴斌蹲在地头,拿着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李哲也蹲下身,掏出一盒中华烟,递给他一支:“杨主管,关于公司的管理制度,你有啥想法?”

    杨兴斌接过烟,点燃后吸了一口,用树枝指着“种植户”三个字:“先说合作种植户,他们积极性高,大棚管护得也不错,种植端不用太操心,技术员定期去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就行。

    倒是后续收菜的时候,公司可能要多费点心思,得提前定好标准,避免扯皮。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公司自己的生产制度和管理标准。”

    李哲抽了口烟,烟灰轻轻弹在田埂上:“我正想跟你说这个,构架别搞太复杂,咱们以前是小作坊,现在要往规模化转,但层级多了反而碍事。你有啥具体想法?”

    杨兴斌用树枝在地上划了个简单的框架,抬头说道:“我琢磨着按‘区域+职能’来分最合适。

    咱们现在的大棚面积,设 3到 4个大棚组就行,每组负责 20到 50亩,每组配一个组长,不用再设副组长之类的岗位。

    另外单独配 1个技术员,专门管种苗和病虫害指导,再配 1个后勤员,负责工具和物料管理,最后朱益民总牵头,这样一层到底,没人推诿。”

    “这个思路我同意,”李哲猛吸了口烟,“但光有构架不行,得把每个岗位的活儿说清楚。比如组长到底管啥?工人又该干到啥程度?别到时候出了问题互相甩锅。”

    “您这点考虑得透。”杨兴斌顺着话头往下说,“我打算制定一份《岗位说明书》,把职责写死。比如组长要管本组的考勤、生产进度,还要协调人员。

    工人就负责大棚日常的浇水、施肥、整枝、采摘,而且得给他们定‘责任田’——每个工人固定管 3到 5亩,实行‘谁管护、谁负责’,要是出现种苗坏死、产量不达标这种事,直接跟绩效挂钩,该扣就扣。”

    李哲点点头,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生产上的标准也得统一,咱们有去年传下来的种植经验,我嫂子那边有详细的数据,您觉得该怎么把经验变成规矩?”

    “我想编一本《大棚种植操作手册》。”杨兴斌立刻接话,“把播种间距、浇水频率、施肥的种类和用量,还有病虫害防治的时间,都写得明明白白。

    写完后组织工人集中培训,确保每个人都按一个标准来,不然你种你的、我种我的,最后产量质量肯定差得远。

    当然,涉及到具体的种植标准,还得请朱主管和几位有经验的技术员参与制定。”

    “这个没问题,回头叫上朱哥、陈老师、周青禾、我爹、我嫂子一起研究。”李哲应了一声,继续说:“光有标准没人盯着,等于白设。你看是不是能定个巡查制度?”

    “确实有必要。”杨兴斌在地上又划了条线,“我计划让组长每天早晚各巡查一次本组大棚,记录蔬菜生长情况和工人的工作状态,技术员每周抽查,发现问题马上指导整改。

    您每半个月做一次全面检查,重点看生产标准落没落实,这样一层层盯着,就不怕管理松散导致减产了。”

    见李哲没有反对,杨兴斌继续说:“另外还有纪律方面,工作时间偷懒、闲聊、私自带蔬菜,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扣绩效,累计多次违反纪律直接开除。”

    两人聊了半天,终于说到最核心的收益问题。李哲身体微微前倾:“工人出来干活,最看重的还是钱。制度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让他们多挣钱。你在薪酬这块有啥方案?”

    “我设计了‘基础工资+绩效奖金’的体系。”杨兴斌语气加重了些,“基础工资每月固定发,比咱们当地同行业平均水平高一些,先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这样他们才不会随便辞职。

    绩效奖金才是关键,要让工人觉得‘多干能多得’。”

    李哲想了想说道;“那管理层的薪资呢?他们管着一组人,责任比工人重。”

    “您放心,我考虑到了。”杨兴斌组织了一下语言,“组长的绩效除了跟本组大棚收益挂钩,还加了‘人员管理考核’。

    要是本组当月没人迟到早退,也没出生产事故,就有额外奖励,这样他们才会用心管手下的人。”

    李哲听完,心里有了底,随即提出自己的要求:“杨主管,有两点得注意。第一,制度要简单易懂,别搞那些复杂条款,让工人都能看明白。

    第二,薪酬计算得公开透明,每月月底把各大棚的产量、质量数据,还有工资明细都贴出来,接受大家监督,省得有人猜忌。”

    杨兴斌立刻点头:“您说的这两点太重要了,制度看不懂、工资不透明,再好的制度也推行不下去。我回头写方案的时候,一定注意。”

    两人又蹲在地上聊了半个多小时,一点点细化。

    夕阳渐渐西斜,杨兴斌手里的树枝在地上画满了线条和文字,原本模糊的管理框架,也变得清晰起来。

    李哲掐灭烟头,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行,今天就先聊到这。杨主管,明天我要去一趟京城,有事你可以给我打电话。”

    杨兴斌也跟着站起来,把树枝扔到田埂边:“好嘞,我尽快把方案和标准整理出来,跟几位主管一起讨论,等您回来做决定。”

    “辛苦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