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大棚的多样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那老娘们才是真彪悍!

    “这事我帮你办了,肯定不让你吃亏!”

    ……

    村北,李家大棚。

    20号大棚。

    这是新扩建的大棚,其中有三分地属于陈老师的试验用地。

    李哲刚回到大营村,陈老师就将他请到了棚里,指着前段时间移栽的一些菜苗:“这是我们大学今年刚培育的白洋5号甜瓜苗,肉质脆爽、甜度很高、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我觉得比西瓜更适合在大棚内生长。”

    陈老师蹲下身,扶着甜瓜苗的叶片说:“但移栽后长势并不是很好,叶片弯曲、发黄,还有褐色小斑。”

    李哲以前也种过甜瓜,拨开瓜苗看了看,根苗有些偏细:“应该是地温低,根系活力弱,导致幼苗不壮;另外,大棚内湿度高,滋生了灰霉病。”

    见李哲一眼看出来问题,陈老师心里忍不住赞了一句:“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已经喷了腐霉利烟剂,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根治。有点头疼啊。”

    陈老师皱着眉,他很清楚农药只能治标不治本。甜瓜根系弱是因为大棚内温度低;滋生灰霉病是因为大棚湿度高,但大棚是封闭的,湿度高本身就是大棚的特征,很难改善。

    而如果无法改善,那么即便继续用药,甜瓜还是会生病,减产是最基本的,严重的情况甚至导致瓜果溃烂脱落。

    李哲看到旁边还有个小坑和新鲜泥土,说道:“这是除草了?”

    陈老师答道:“对,瓜苗本就偏弱,旁边又长了很多杂草,如果不及时清除,杂草会争夺瓜苗的养分,长势会更弱。所以,今儿个早上,青禾和小虎两个帮着把瓜苗的草除了。”

    李哲摸摸下巴,除草是对的,但如果草和瓜苗离得太近,人工除草也会伤到瓜苗。

    李哲想了一会儿,确切地说是回忆了一番,说道:“甜瓜苗这种情况最好的改善办法是盖地膜。”

    说到这儿,陈老师来了兴致。

    他知道地膜是什么,其他几个蔬菜大棚的土壤上就盖了一层透明薄膜,刚开始他见到的时候还觉得有些新鲜,后来发现盖了地膜的土壤,要比不遮盖地膜的土壤高2到8摄氏度,保温效果很好。

    随后,陈老师又觉得有些不足:“就算加盖透明薄膜,通过提高地温改善根苗状况,但灰霉病依旧很难改善……”

    李哲说道:“那就换成黑色地膜。覆盖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同时也能阻隔土壤中病菌传染植株,降低侵染概率,有效改善灰霉病的症状;另外,黑色薄膜还可以去除杂草。”

    当然,与透明地膜相比,黑色地膜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透光率较弱。

    但针对现阶段的甜瓜来说,黑色地膜要更合适。

    “黑色地膜!”陈老师明显愣了一下。他虽说种植理论和经验丰富,但接触大棚种植的时间很短,李哲的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大棚还能这样玩?

    他仔细想了想,李哲的这个办法还真的可以综合改善甜瓜的生长状况。

    这个年轻人确实不简单!

    他进一步想到,如果改变地膜颜色就能改善大棚的内环境和果蔬的生长状况。

    那改变大棚薄膜的颜色,对大棚环境的改善是不是更大?是不是能适应更多果蔬的生长环境?

    大有可为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