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7章 咱们不派兵,但是可以给一些援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口了。”

    “发育期,长得快些很正常。”

    温禾笑着应道,随即话锋一转,指了指不远处的议事厅,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方才听到有辽东急报,不知是何事?我能参与议事吗?”

    段志玄闻言,笑而不语,只是转头看向身旁的卢承庆。卢承庆感受到他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缓缓开口。

    “若是樊国公没有意见,本官自然也无异议。”

    “那便进去吧!”

    段志玄一把揽住温禾的肩膀,推着他朝着议事厅走去,语气带着几分好奇。

    “说起来,这辽东的事,你百骑那边是不是早就派探子过去了?”

    卢承庆很识趣地退后半步,跟在二人身后,没有插话。

    冯吉和岑豪则站在原地,直到三人的身影消失在议事厅门口,才敢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不愧是高阳县子啊,居然和樊国公这么亲切。

    他们二人平日里见到个郎中,都大气不敢喘,更别说是这两位侍郎了。

    议事厅内,几张案几整齐摆放,墙上挂着一幅大唐疆域图,辽东地区用红色墨笔做了标记。

    段志玄松开手,示意温禾坐下,自己则走到案前拿起急报,一边翻看一边问道。

    “百骑的探子到底查到了什么?你可得跟某说实话,别再藏着掖着了。”

    温禾在案前跪坐下来,端起一旁的茶水抿了一口,狡黠一笑:“你猜。”

    这明显是不愿透露的意思。段志玄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放下急报。

    “你啊你,别忘了你现在是兵部主事,某是你的上官,小心某给你穿小鞋!”

    “我在百骑还有个上官,他的位置可比你高。”

    温禾放下茶盏,语气平淡地回了一句。

    段志玄不以为意地哼了一声。

    “谁啊?苏定方?他不过就是个从四品下的将军,某是正四品的兵部侍郎,论品级还是某高。”

    温禾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你觉得苏定方能管得了我?”

    段志玄愣了一下,随即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改口。

    “得得得,算某什么都没问!你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算了,某还不稀罕听呢!”

    他在心里暗自骂了一句,直娘贼!

    怎么差点忘了。

    那百骑真正掌事的,是如今坐在太极殿的那位。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兵部司和职方司的官员便陆续赶到议事厅。

    先是几个身穿从五品青色官袍的郎中,踩着朝靴快步进来。

    紧接着,几位从六品下的员外郎也紧随其后,手里还捧着厚厚的舆图和文书。

    可刚一踏入议事厅,所有人的脚步都顿住了,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坐在案前的温禾身上,脸上满是震惊,像是见了鬼一般。

    兵部司的郎中王楷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文书,指尖泛白,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百骑煞星”怎么会在这儿?

    去岁他带着百骑查抄军饷贪污案,连前任左侍郎吕世衡都被拉下马。

    如今他突然出现在兵部议事厅,难不成又要查什么案子?

    旁边的职方司员外郎李默更是悄悄往后缩了缩,额头上瞬间冒出细汗,心里不停打鼓。

    ‘近日我可没敢多拿好处,就收了下属送的两匹绸缎,应该不会被查到吧?’

    几个郎中和员外郎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满是慌乱,最后都默契眼观鼻、鼻观心心。

    温禾察觉到众人投来的目光,对着他们善意地笑了笑,想缓解一下气氛。

    可没成想,这一笑反倒让众人更紧张了。

    王楷猛地挺直脊背,李默甚至悄悄咽了口唾沫,连忙皮笑肉不笑地回了个礼,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段志玄和卢承庆坐在主位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却只当没看见。

    温禾上次查军饷确实震慑了不少人,如今有人怕他,反倒能让兵部的风气更清正些,何乐而不为?

    “都坐吧。”

    段志玄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厅内的尴尬。

    “今日叫你们来,是为了辽东的急报,先看看舆图。”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连忙找位置坐下。

    只是没人敢靠近温禾。

    原本温禾身旁还有两个空位,可李默宁可挤在王楷身边,半个身子悬在案外,也不愿意坐到温禾旁边。

    其他官员也纷纷避开,把温禾周围的位置留得干干净净,像是中间隔了一道无形的墙。

    温禾对此倒不在意,只是拿起案上的辽东舆图,仔细看了起来。

    舆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墨笔标注了各国疆域。

    新罗位于半岛东南部,都城金城被红色圆圈圈出,旁边用小字写着“百济、倭国联军逼近”。

    高句丽在半岛北部,疆域最广,却没有任何兵力调动的标记。

    百济则在西南部,与倭国的连线密密麻麻,显然往来频繁。

    段志玄指着舆图上的金城,沉声道。

    “营州都督传来急报,百济与倭国组成的联军已攻克新罗三座城池,如今离金城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新罗国王金白净已派人向高句丽求援,可高句丽王高建武至今按兵不动,态度不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急报需尽快呈给陛下,但在此之前,咱们得先拿出个判断,是建议陛下出兵,还是坐视不管?”

    话音刚落,王楷便率先开口。

    “樊国公,依属下之见,可坐视不管,新罗与我大唐虽有盟约,但半岛局势向来复杂,百济、倭国与高句丽三足鼎立,即便新罗亡国,倭国势力大增,高句丽也绝不会坐视倭国独大,定会出兵制衡,到时候半岛依旧能归于平衡,我大唐没必要为了新罗,耗费兵力财力。”

    这话一出,其他官员纷纷附和。

    “王郎中说得有理!我大唐刚收复朔方,正需休养生息,不宜再卷入辽东战事。”

    “倭国远在海外,即便占据新罗,也难以对我大唐造成威胁,让他们互相牵制才是上策。”

    卢承庆也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笃定:“《左传》有云‘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如今辽东局势,利小而害大。”

    “出兵则需调动边军,耗费粮草,若高句丽再从中作梗,

第397章 咱们不派兵,但是可以给一些援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