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笑容,也不客气,拉过一旁的支踵坐下,拿起一只瓷碗,仰头便喝了一大口。
温热的甜汤滑过喉咙,瞬间缓解了口干舌燥,连带着赶路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
他舒服地喟叹一声,这才放下碗,用袖口擦了擦嘴角的汤渍,缓了缓气息。
李世民也端起另一只碗,用汤匙慢悠悠地舀着莲子吃,等温禾彻底平复下来,才再次开口。
“现在可以说了吧?到底是什么事,值得你这个时辰还入宫来?”
“陛下,是辽东的事。”
温禾收敛笑容,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他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卷折叠整齐的羊皮纸。
正是发出那黢黑汉子送来的、郑元璹写的信,双手捧着递向李世民。
“郑元璹从辽东传来消息,如今整个辽东半岛,已经快乱成一锅粥了。”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蹙起,伸手从温禾手中接过羊皮纸,展开细看。
信纸是用粗麻纸写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
温禾则在一旁缓缓开口。
“郑元璹在信里说,两个月前,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曾联合起来,在海上与倭国打了一仗,结果大败而归,光是战船就损失了数百艘,兵士死伤更是不计其数,一个月前,百济突然倒戈,转头就联合倭国突袭新罗的沿海城镇,看样子是想趁着新罗元气未复,吞并它的沿海之地。”
“可他们千算万算,却没料到高句丽和新罗早就暗中联络了,高建武和新罗王金白净私下达成协议,要联手先灭了百济,更有意思的是,倭国也没闲着,暗中派使者去了高句丽,想和高建武联手,等灭了新罗之后,再瓜分百济的土地。”
温禾说到这里,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嘲讽。
“结果这事被渊盖苏文知道了,他直接把倭国的密信公之于众,新罗人当即就炸了锅,大骂百济和倭国无耻,可倭国不认账,百济觉得这是高句丽挑拨离间,反过来说高建武和渊盖苏文是在污蔑他们,如今整个半岛上,几乎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到处都在打仗。”
“不过郑元璹估计,新罗撑不了多久了,他们被倭国和百济打了一顿,国力早就虚耗得差不多了。而且他还说,如今新罗和高句丽的使臣,都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了,微臣觉得,他们这趟来,肯定是想向咱们大唐求援助的,要么求粮,要么求兵。”
李世民一边看着信上的内容,一边听着温禾的讲述,眉头越皱越紧。
等温禾说完,他放下信纸,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倭国的海战竟然这么强?半岛三国联合起来,竟然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在李世民的设想中,倭国虽偏居海外,却是大唐日后要征服的目标之一,如今听闻倭国海战实力如此强劲,他不由得有些警惕。
敌人太过强大,对大唐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这可不能这么比啊。”
温禾连忙解释。
“高句丽确实不算弱,可它的疆域大多在陆地上,擅长的是陆战,海船本就不多,而新罗和百济国土面积小,人口也少,海军实力本就薄弱,战船比起倭国的小了一些,他们三国联合起来,看着人多,可战船型号不一,兵士也没经过统一训练,跟倭国的海战,说白了就是小打小闹,输了也不奇怪。”
他怕李世民还是担心,又补充道。
“陛下您放心,倭国的海战实力,在咱们大唐面前根本不够看,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治时期,倭国曾派兵援助百济,和咱们大唐在白江口打了一场海战。”
“当时咱们大唐不过派了一万多人,一百多艘战船,结果杀得倭国一千多艘战船沉的沉、烧的烧,四万多兵士死的死、俘的俘,片甲不留!领军的将领叫刘仁轨,他也因为这一战,终于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得到了李治的重视,后来还成了大唐的宰相……额,陛下,您这看我干嘛?”
温禾正说得兴起,抬头却见李世民眼神古怪地盯着他。
他正疑惑着,就见李世民抬手,照着他的脑袋就敲了一下,力道不大,却带着明显的责备。
“什么李治李治?他是大唐的皇帝,哪怕日后因他纵容,让一个女人篡了我大唐的江山,他也是大唐的皇帝,岂能直呼其名?”
温禾捂着被敲的脑袋,委屈地说道:“可他以后也不会存在了不是……”
毕竟有他在,李治都不可能会出生了。
他这话刚说一半,就见李世民又抬起了手,显然是又要敲他。
温禾连忙改口,一边往后躲,一边讨饶:“好好好,臣错了!该称高宗,唐高宗陛下行了吧?”
见李世民的手放了下去,温禾又忍不住调皮,故意拖长了语调,笑着说道。
“那这么说,太宗陛下您……”
这话一出,李世民顿时大怒,伸手就去抓他:“朕还没死呢!你就敢给朕上庙号了?”
“是您说要尊称皇帝的,臣这不是提前练习嘛!”
温禾一边笑着辩解,一边猛地站起身就往殿外跑。
李世民见状,顺手拿起桌上的空瓷碗就朝着他砸了过去,奈何温禾身法灵活,碗“哐当”一声砸在门框上,碎成了几片,却没碰到他一根汗毛。
李世民见状,也来了兴致,干脆撸起龙袍的袖子,一跃而起,朝着温禾追了过去。
他追,温禾就跑。
“竖子你还敢跑!”李世民指着温禾,喝道。
“我又不傻,你要打我,我还不能跑了!”温禾当即加快速度。
“好,朕看你往哪里跑!”
“救命啊,陛下欺负小孩子了!”
“朕今日还就欺负你了!”
这大殿内一阵喧闹。
站在门外的高月仰望着夜空,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什么都没听见。
温禾哪里是常年习武的李世民的对手,绕了大殿一圈,还是被李世民抓住了,紧接着屁股上狠狠挨了好几脚。
“哎哟!”
温禾痛得龇牙咧嘴,捂着屁股蹲在地上,委屈巴巴地说道。
“开个玩笑嘛,至于踢这么狠嘛?”
李世民看着他那副模样,原本的怒气早已消散,反而觉得心情大好,他轻哼了一声,伸手将温禾拉起来。
“少跟朕贫嘴!说正事,那刘仁轨既然能打胜仗,为何六十多岁才被重用?这般人才,朕不可能不用。”
提到正事,温禾揉着屁股,疼的也坐不下了,干脆站着说道。
“陛下,刘仁轨自小就父母双亡,家里贫困,又没有门第背景,早年只能靠自学读书,一直到贞观十四年,您去同州围猎的时候,他冒
第391章 朕还没死呢!你就敢给朕上庙号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