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低调,连护卫都没带几个。
    他正想着,马车的车帘已被高月掀开,露出李承乾的小脑袋。
    “先生,窦尚书,咦,应国公也在啊!”
    李承乾先是笑着打了招呼,看到武士彟时,脸上露出意外之色。
    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武士彟。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温禾、窦静、武士彟连忙躬身行礼,孟周三人与李义府也跟着行礼。
    “都起来吧。”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朝着车厢内示意了一下。
    “阿耶在里面呢。”
    车厢内传来一声轻咳,温禾等人连忙再次躬身:“臣等恭迎陛下。”
    李恪、李泰、李佑也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儿臣见过陛下。”
    “都免了吧。”
    李世民的声音从车厢内传来。
    “大庭广众之下,你们这般行礼,反倒引人注目。”
    众人起身,窦静悄悄看了温禾一眼,眼神里满是疑惑。
    陛下突然前来,是不是你请过来的?
    温禾面带苦涩地摇了摇头,他可不会做这种自找没趣的事。
    再说李二要是真想过来,哪里用得着他请?
    武士彟站在一旁,心中却有些兴奋。
    他自从回到长安,虽有应国公的爵位,却一直没有实权,平日里连早朝都没资格参加,早已没了往日风光了。
    如今能见到李世民,说不定是个机会。
    车帘被李世民亲自掀开,他身着常服,还是粗布衣。
    这有点低调过头了。
    武士彟心中更是诧异了。
    陛下竟然这样打扮,难道他也是为了去温禾的农庄?
    不过他心中虽然惊讶,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
    三小只中,李泰和李佑有些紧张。
    他们有段时间没见到李世民了,难免有些拘谨。
    只有李恪依旧沉稳,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恭敬。
    李世民扫了众人一眼,目光落在武士彟身上,笑着邀请。
    “今日温禾的农庄秋收,应国公若是有兴致,不妨一同前往看看?”
    武士彟几乎没有犹豫,连忙躬身应道:“臣多谢陛下恩典,愿随陛下前往。”
    他方才还担心,陛下会打发他离开,没想到竟然邀请自己同行。
    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温禾身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与我同坐一辆马车。”
    说罢,便抬手放下了车帘,将外界的光影隔绝在外。
    车帘落下的瞬间,李承乾从车厢内探出头,特意朝着温禾挤了挤眼睛,那眼神里满是急切的求助。
    温禾看着他这模样,心里不由得一阵无语。
    他是真不想和李世民同乘一辆马车,实在太不自在了。
    可李承乾那小脸拧成一团的模样,活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双眸巴巴地望着他,仿佛在说。
    “先生啊,你可千万别拒绝!跟着阿耶一起,我压力也大得很啊!”
    伴君如伴虎啊,古人诚不欺我。
    “微臣遵旨。”
    温禾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就算再不想,也不能抗旨。
    听到温禾应下,李承乾瞬间松了口气,嘴角偷偷上扬,连忙缩回车厢里。
    温禾整理了一下衣襟,弯腰钻进马车。
    车厢内空间宽敞,铺着柔软的锦垫,李世民端坐在左侧,手里拿着一卷书,却并未翻看,神色看着有些沉郁。
    温禾顿时感觉不妙。
    等温禾坐稳,其余人也纷纷上了各自的马车。
    武士彟出门仓促,没来得及准备马车,便应了窦静的邀请,同坐一辆马车。
    三小只和温柔则挤在温禾原本准备的马车里,齐三与冯大虎一左一右牵着缰绳,稳稳地跟在车队中间。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平稳的“咕噜”声。
    车厢内一片安静。
    走了好一会,车厢内的三人,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温禾觉得气氛有些怪,但为了不惹火上身,还是决定敌不动,我不动。
    最后还是李世民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带着几分沉重。
    “今年各地收成都不算好,皇庄之前报上来的账目,最好的一亩地也不过一石,差些的甚至只有六斗。”
    温禾这才明白,难怪刚才李承乾那般害怕。
    李世民今天这心情不算好啊。
    他这是当心今年的收成,会影响到明年他进攻突厥的事情吧。
    他连忙宽慰道:“陛下,今年雨水虽少,却未造成大规模干旱,能保住这般收成,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之前陛下兴修水利,加上除虫害,明年便没了蝗灾。”
    “如今一来,明年肯定就是大丰收了。”
    李世民沉着脸,轻哼了一声,目光转向温禾。
    “你可知,之前分给辅机的那部分环王粮种,如今长势如何了?”
    “额……微臣不知。”
    温禾愣了一下,他平日里忙着工坊和农庄的事,哪里会关注长孙无忌府中的粮种情况?
    但看李世民的神情,那粮种的长势想必好不到哪里去。
    “他倒是把粮种种在了自己的农庄里,可到头来,一亩地只收了九斗。”
    李世民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满。
    “他那农庄本是上好的良田,灌溉也方便,竟还不如朕的皇庄收成好,实在荒唐!”
    “不至于吧?”
    温禾有些愕然。
    环王粮种即便照料不周,也不该只有这点收成,长孙无忌怎么会把事情办得这么糟?
    一旁的李承乾见气氛紧张,连忙小声解释:“先生,是舅父府中的农户偷了懒,之前舅父让他们挖掘水渠,可农庄的管事仗着有蓄水池,便迟迟没动手,后来天旱,良田干得裂开了缝,就算后来补上了水渠,也没能救回来多少稻苗。”
    “舅父一怒之下,将管理农庄的几个管事都打死了,那些农户也都遭了殃了。”
    李承乾似乎有些不忍。
    温禾闻言,更是诧异。
    长孙无忌向来心思缜密,怎么会在农事上这般粗心大意?
    这实在不符合他平日里谨小慎微的人设。
    “罢了罢了,辅机本就不懂农事,也不能全怪他。”
    李世民摇了摇头,语气缓和了些,算是给长孙无忌找了个台阶下。
    他对长孙无忌的信任,朝中无人能比,即便出了这样的差错,也不愿过多苛责。
    温禾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心中清楚,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信任,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即便到了晚年,李世民对朝中大臣多有猜忌,却始终未曾怀疑过长孙无忌,最后还放心地让他辅佐李治。
    至于后世传言,说李世民临终前对长孙无忌起了杀心,不过是后人的猜测罢了,当不得真。
    马车一路前行,从热闹的坊市穿过,渐渐远离了长安城的喧嚣。
    待驶出明德门,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道路两旁的田野里,遍布着金黄色的麦穗,虽然比往年稀疏了些,但好歹长出了粮食。
    不知过了多久,车队渐渐驶入温家庄的范围。刚一踏进庄子,众人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绿色的稻叶与金黄的稻穗相互交织,风一吹,稻浪翻滚,空气中满是稻谷的清香。
    比起长安城外那些稀疏的庄稼,这里的稻穗更加饱满,稻秆也更粗壮,一眼望去,便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窦静坐在马车内,掀开窗帘看了一眼,瞬间瞪圆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
    他为官这么多年,见过无数农庄的庄稼,却从未见过长势这般好的稻田。
    而且竟然还是在这干旱时节。
第388章 陛下,您不会是要找理由砍了我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