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百年国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帝王偏安一隅的懦弱,国耻未雪的怨恨……种种情绪,在此刻被这首诗彻底点燃,翻涌不息。

    死寂。

    漫长的死寂。

    直到朱宜之颤抖着手,重新捡起地上的狼毫笔,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嘶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他每念一句,声音便颤抖一分,眼眶也红了一圈。

    念到最后,他猛地将笔掷在石桌上,朝着陆准深深一揖。

    “陆兄此诗,沉郁顿挫,气象万千,实乃……实乃千古绝唱!”

    “我辈……望尘莫及!”

    他这一拜,如同点燃了引线。

    “好诗!当真是好诗!”

    “‘百年多病独登台’,此句一出,谁与争锋!”

    “以家国之恨,融个人之悲,意境阔大,情感深沉,我……我自愧不如!”

    “此诗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方才还对陆准或鄙夷、或看戏、或同情的学子们,此刻纷纷变了脸色。

    震惊、赞叹、钦佩、惭愧……种种情绪交织在他们脸上。

    看向陆准的目光,再无半分轻视,只剩下浓浓的敬畏。

    就连之前借剑给陆准的那位普通学子,此刻也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与有荣焉。

    陆源和郑家文站在原地,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僵硬得如同两尊石像。

    周围的赞叹声,如同一个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他们脸上。

    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那个被他们视为废物的陆准,竟然能作出如此惊天动地的诗篇!

    这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就在这时,人群后面,忽然响起了一阵清晰的掌声。

    啪!啪!啪!

    掌声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威严,瞬间压过了所有的议论。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园林深处的小径上,一行人正缓缓走来。

    为首一人,身着绯色官袍,腰束玉带,面容方正,不怒自威,正是永宁县的父母官,周县令。

    他身后,跟着几位衣着华贵、大腹便便的本地富商,显然是此次诗会的赞

第20章 百年国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