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决断。
如果这些大臣,当真能够说出什么有用的建议,自然再好过。
可就算他们没有什么想法,那也无关紧要,毕竟真正的主角并不是他们。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虽然在场群臣并没有说要让李渊投降,或者说彻底放弃大唐基业,但他们的想法也是令人失望。
这么多大臣,竟然没有一人能够说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无非是让大唐收缩防线,拖延时间,不和隋军硬碰硬,等隋军坚持不住,自然退去,那他们也就能稳住局势了。
若是面对寻常之敌,李渊可能也会这样想,但这可是马展,是精锐无比的隋军啊。
李渊可没有忘记,当初在大隋的时候,他同样想着坚守关中之地,拖延时间,与大隋对峙。
但最终结果如何,却是显而易见。
哪怕是坚如磐石的潼关,在马展面前,也是那么的不堪,根本没有拖延多久,就被拿下了。
若非如此,他又怎会轻易抛下关中,逃离中原,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便在此刻,随着群臣说得差不多了,李世民终于是有了动静。
他缓缓向前一步,朝李渊拱手说道:
“启禀父皇,儿臣觉得,这场战斗我大唐绝不能退缩。
隋军实力不容小觑,这是毋庸置疑之事,马展的威势更是众所周知,但这并不代表我大唐就没有一战之力。
如今我大唐的优势,便是隋军长途跋涉,远道而来,就算他们斗志非凡,但这一路奔波,体力消耗必然极大。
同时,他们粮草补给也有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关隘,与隋军对峙,并能够稳住局势,就有可能找到出奇制胜的机会。
反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收缩防线,让隋军做大,那他们以战养战,士气不断高涨,我大唐才会真正落入下风。
随着李世民话音落下,坐在轮椅上的李渊,不由得点了点头。
他自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这是打算率领兵马,在前线构筑防线,挡住隋军攻势,
第573章 迦湿弥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