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弱宋的印象。”
“更是让后人对于朕如此评价!”
赵匡胤目光一转看向了赵光义。
幸好那些混账后人都是赵光义的种,本来让他非常不爽的事情到了现在他反而可以接受了。
赵光义:“.......”
他真是服了,有好事的时候就是他的,锅就得他来背。
如果不是实在打不过,他非要好好掰扯一下。
明明天幕也说了他干的也可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劲,怎么能把所有的责任都甩到他头上来呢!
真要是有能耐,你怎么不把燕云十六洲夺回来呢!
还想着花钱去买,起码我以后当了皇帝可不会想着花钱去买!
【不少人都认为宋朝对于武将打压的太过,但正所谓较枉不可不过正,在当时的那个环境,只要能把风气调整回来,不然怎么打压武人的地位都是没有问题的】
【怪就怪武人在五代那段时间,彻底让世人见到了他们的下限就是没有下限,历史已经证明文官能造成的破坏力远远没有武人掌权可怕】
【但不论你如何评价赵大,有一点是无论如何也黑不了的,那便是赵匡胤的武力值!】
【正所谓一杆盘龙棍等身高,打的四百军州都姓赵!】
【宋朝弱跟我宋太祖有什么关系】
【他一手太祖长拳更是横压当世无敌手,直到他的手中才彻底结束了五代类人群星闪耀的时代!】
【宋祖之功在于在华夏文明已经开始倒退时,强行将华夏文明扶上了正轨】
【就算说赵匡胤拯救了华夏文明也未尝不可!】
汉文帝年间。
“好一个宋祖!”
“真可谓是功耀千古!”
刘恒对着天幕上的赵匡胤行了一礼,在他看来赵匡胤实乃有大智慧之人。
甭管他怎么坐上那张龙椅的,能以最小的代价,流最少的血平了天下,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就是最合适的做法。
这一段历史真的看的刘恒心都揪成了一团,甚至于不忍去看。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彼时华夏大地没有赵匡胤这等人的出现,又该是何等可怕的一个局面。
贞观年间。
李世民听到这里的时候总算松开了紧握的拳头,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他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赵匡胤的出现,或者说如赵匡胤这样的人再晚上一百年出现,华夏会变成什么鬼样子。
到那时的华夏又还能被称的
第 678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