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让我流汗。”
“卧槽!屎怎么也出来了?!”
——
漠北王庭的全家桶还没有宅急送到前线,几乎就是在凌晨打包乌古全家、破坏阻卜汗国后方运转枢纽、以及挖墙脚拐走南院大王的同时,乌古正在前线和安容面基。
说实话,他的内心稍微有点失望。
因为安容实在没有什么名气啊!!
无论是平定东西二川、灭了孟氏蜀国、从先周时期就是长安府尹的蓝田郡王种平;
还是坐镇东南近十年、灭了李氏唐国、完成了南人全国统一战争的齐国公王臣鹤;
亦或是从南打到北、一战灭三王、被文训誉为“大郑万里长城”的淮南郡王李继贤。
他们哪一个不是威震天下、战功赫赫、声望颇高的强劲对手?每一个都极具挑战性!只有打败这些顶级将帅,乌古的政治威望才会如日中天、才会更上一层楼!也才会更有成就感。
安容是谁?你听说过他干过啥事儿吗?
连名字听起来都娘们唧唧的……
是,他确实做过郑国的西部行营都部署,和其他三人齐名。但那不过是文训为了安抚晋阳、河东、河内三府的势力,才把他强推上去的。
听说当初还要秦王韩登在背后站台,西部行营的那些将领士兵们才肯听安容的命令。
西部行营是郑国唯一一个都部署的名气还没有手下将领响亮的行营,西域都护李卿、西夏王李遗景、关西经略李孝通、晋阳知府柳耒,个个都是功绩卓著、远人谈之色变的存在。
安容,不过是一个山头平衡的结果,政治妥协的产物,被人带上百星的混子。
其实不怪乌古这样想,因为安容在大郑真的是这样一个存在。
当初孙芝被冯延带领大军讨伐平定、举家自焚于晋阳鼓楼后,三晋大地就归顺了朝廷。这个时候,急需一个接替孙芝的人物,代表三晋士族加入大郑大家庭的怀抱。
籍贯晋阳、又曾经是晋阳军统军的安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文训选中,成为了大郑四大行营都部署之一,为的就是稳定三晋人心。
在新生的大郑,三晋子弟的待遇是一视同仁的,跟其他地方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不信你看安容,手握十几万大军,坐镇西部行营。
所以,大家放弃以前的隔阂和成见,联合成一家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不过,乌古可能是由于功课做的不够精细的缘故,再调查郑国君臣信息的时候,忽略了一件在大郑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生的小事——
当年文训第一次伐晋时期,亲自率军越过壶关征讨孙芝,逼迫他去掉皇帝尊号。当时其他几路都还算顺利,唯有从河北出发的东路军出了岔子。
江淮军的头号打手、统兵作战仅次于文训、日后的大郑战神李继贤,被作战人数远少他数倍的无名小卒安容给拦在了太行山中,寸步不得前,最后只能黯然撤兵。
当时,李继贤手里握着五万劲旅,其中有不少还是从长江打到长城
第402章 谦卑的名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