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9章 后继有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或者说,你上任后的前三把火,会烧向哪里?”

    他的问题环环相扣,引导李文涛从愿景思考落到实际策略。

    李文涛身体前倾,眼神灼灼:

    “挑战巨大。

    首当其冲是‘后渡河时代’的深化应用和数据治理。

    我们有了新平台,但如何让全球员工真正用好它,如何打通数据孤岛,让数据像血液一样在集团内部顺畅流动并产生智慧,这是释放新平台红利的关键。

    第二,是运维体系的进化。

    全球架构如此复杂,不能再依靠人海战术,必须向AIOpS(智能运维)强力转型,实现预测性维护和自我愈合。

    第三,是安全。

    贺总(贺映豪)那边压力会更大,平台统一后,攻击面也集中了,我们需要构建更深度的防御体系。”

    他稍作停顿,补充道,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此外,或许还有一个隐形的挑战:团队心态的转变。

    部分同事可能会认为核心产品剥离后,我们变成了‘二等公民’。

    如何重塑团队荣誉感,让大家认识到‘运营’和‘赋能’同样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战略价值,这将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陈默眼中欣赏之意更浓。

    他能感受到李文涛的兴奋感逐渐被责任感和清晰的战略思考所取代。

    他抛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模拟了高层可能存在的疑虑:

    “很好的思考。

    那么,如果董事会成员问你,剥离了核心研发力量后,你如何保证集团IT还能保持技术前沿性,而不至于变成一个‘运维外包中心’?”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李文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回应,语气坚定:

    “我会告诉对方,技术前沿性体现在‘应用’和‘融合’的能力上。

    我们确实不再做底层数据库或EDA工具的研发,但我们需要最前沿的技术来运营和优化我们的平台。

    我们会成立专门的技术洞察与引入团队,密切关注云原生、AI、大数据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并最先在我们的全球规模体量上进行应用、试错和优化,形成最佳实践。

    我们的优势在于有全世界最复杂的应用场景之一来锤炼技术。

    

第919章 后继有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