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点头:“非常感谢,我们会后详细沟通。”
几个尖锐的技术问题都被陈默轻松化解,并且回答得比提问者预想的还要深入和全面。
这充分展现了陈默作为技术领导者始终扎根一线、对技术细节了如指掌的强大实力。
会场内原本一些带着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早已消失不见。
那些原本就对华兴方案感兴趣的企业代表,眼神则变得更加热切。
会议进入中场休息的提示音刚落,原本肃穆的会场仿佛瞬间注入了一股活流。
沉重的气氛被打破,与会者们纷纷起身,活动筋骨,低声交谈。
而陈默所在的位置,几乎立刻成为了整个会场的焦点。
他没有像一些人那样急于走向最高级别的领导,而是首先被几位来自大型国有银行和能源集团的CIO围住。
这些技术线上的负责人,问题更为具体和尖锐,但陈默应对得游刃有余。
“陈总,刚才您提到高斯数据库在分布式事务一致性上的优化,能否再深入讲讲‘华兴优化版PaXOS协议’在跨数据中心延迟下的具体表现?”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来自某国有大行的科技部总经理问道,语气中带着探究和挑战。
陈默微微一笑,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从旁边助手手中接过一支笔,打开笔记本简易地画起了示意图:
“李总问到了核心。
传统的PaXOS在跨地域高延迟环境下确实存在性能瓶颈,我们的优化主要在于引入了动态权重领袖选举和批量日志复制机制,你看,就像这样......”
他言简意赅,用最通俗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技术原理,既回答了问题,又保护了核心细节,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另一位来自电网系统的总工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陈总,电力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是毫秒甚至微秒级的,你们的‘渡河’平台在实时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协同方面,有没有针对性的模块?”
“刘工您好,”陈默立刻转向他,态度同样认真。
“我们专门为能源行业开发了‘轻量化边缘数据处理引擎’,可以无缝嵌入到RTU(远程终端单元)和网关设备中,实现本地预处理和毫秒级响应,同时与中心化的‘渡河’ERP保持数据同步和策略联动。
会后我可以让我们能源行业的解决方案总监跟您详细对接,他之前参与过多个智能电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