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副部长做开场发言,再次强调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推动自主替代的极端重要性,定下了“凝聚共识,加快行动”的会议基调。
随后,在所有人的期待中,陈默作为华兴的技术代表和“渡河”项目的总负责人,走上了主讲台。
他今天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形挺拔,神情冷静,自信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平时只能在新闻里看到的企业巨头和部委领导,没有丝毫怯场。
他身后的大屏幕亮起,呈现出的并非华兴集团华丽的宣传片,而是一张简洁有力的图表。
华兴全球业务系统“去O”切换时间轴与关键指标对比。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是华兴的陈默。
今天,我不讲空泛的概念,只汇报我们亲身经历的事实和数据。”
陈默的开场白直接而有力。
他没有浪费任何时间,直接切入核心:
“相信大家都关心一个问题:替换掉运行了几十年的OraCle系统,到底现不现实?
有没有风险?效果怎么样?”
“答案就在我们华兴自己身上。”
他切换PPT,展示出华兴全球业务系统数据脱敏后的实时监控大屏。
“过去三年,我们用了1000多个日夜,2000多名工程师,编写了上亿行代码,建立了7个全规模测试环境,模拟了全球187个国家的业务场景。
最终,我们完成了对自身全球核心业务的彻底替换。”
一组组震撼的数据被他平静地念出:
“全球170多家子公司,17万员工,数千亿规模的年营收业务,全部平稳运行在自研的‘渡河’ERP和高斯数据库之上。
过去半年,系统可用率100%,核心业务处理性能平均提升12%,整体IT成本下降35%......”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相机快门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这些数据,对于在座这些深受IOE体系之苦、又对替代充满疑虑的企业巨头来说,冲击力是巨大的。
华兴自身的庞大体量和复杂业务,就是其产品可靠性最有力的“试金石”和“信任状”。
第904章 技术汇报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