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80章 陈默的提前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步的主,也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陈默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走到了会议室前方的大屏幕前,操作了几下,调出了一张复杂的组织架构图和生态合作图谱。

    “徐总,郑总,各位董事。

    成立数字技术BU,将我们的企业级软件产品商业化,我完全赞同,这也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掌控感:

    “事实上,相关的准备工作,从'渡河'项目进入后期阶段时,就已经开始了。

    并非我要未卜先知,而是我始终认为,一款真正优秀的企业级软件,必须经过更广泛更复杂的真实场景考验,才能持续迭代,变得真正强大。

    只服务于华兴内部,是一种能力的浪费。”

    屏幕上,图谱清晰展示出几条脉络:

    “首先,是产品本身的持续打磨和平台化构建。

    过去一年,在保障内部切换的同时,我们已经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产品化团队,致力于将'渡河'ERP和高斯数据库从支撑华兴特定流程的'定制化系统',重构为更通用、更灵活、可配置性更强的'平台化产品'。

    这项工作,已完成超过70%。”

    他切换了一张图表,展示出详细的技术路线图:

    “我们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开发了金融版、能源版、制造版等多个版本的内核。

    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我们已经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下属检测机构的认证,完全满足银行业核心系统的要求。”

    “其次,是生态伙伴的初步构建。”

    陈默切换了一张图,上面列出了一些咨询公司和系统集成商的名字,其中不乏一些业内知名企业。

    “我们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去做市场推广,而是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授权、共同解决方案开发等模式,已经与十七家国内领先的行业八家大型咨询和实施服务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他点开了几个重点合作伙伴的详情页面:

    “他们看中的,是我们底层数据库和ERP平台的强大性能和技术先进性。

    尤其是在高并发、分布式架构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

    我们通过合作,已经在金融、能源、高端制造等几个关键行业,完成了POC(概念验证)测试,效果非常好,拿到了首批意向订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