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7章 解决思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大家也习惯听他的。”

    小杨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意思却再明白不过。

    新领导威望不足,镇不住场子,所以下面的矛盾才更容易爆发出来。

    这和李文涛自己的判断完全吻合。

    他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嗯,我明白了。好了,没事了,你去忙吧。今天我们的谈话...”

    “李总您放心,我明白的。”小杨立刻保证道,然后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印证了自己的想法,李文涛的心情反而更加沉重。

    问题很清楚,但解决方案在哪里?

    他背靠在椅子靠背上,闭上眼睛,仰着头,嘴里用家乡话念叨了一声“日恁爹”。

    他知道,破局的关键,或许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既能兼顾技术和业务需求、又能体现自己决策水平的方案。

    但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来自上方的明确支持。

    当然,更准确的说,就是需要陈老板的明确支持。

    接下来的两天,李文涛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研究赵宏明和徐双龙提交上来的报告,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他必须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这个议题的专家,才能做出有说服力的决策。

    他仔细阅读了徐双龙提供的各国数据法规条文、网络质量实测报告、业务部门的投诉记录;

    也认真研究了赵宏明提供的集中化部署的收益数据、TCO分析模型、以及关于本地化部署可能带来的管理复杂性和安全风险的详细论证。

    他发现,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徐双龙并非危言耸听,某些地区的客观条件确实恶劣,集中化部署体验很差且合规风险真实存在。

    赵宏明也并非杞人忧天,盲目放开本地化部署的口子,确实可能导致技术架构的碎片化和长期成本的上升。

    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平衡。

    绝对的集中化不现实,绝对的本土化不可取。

    他需要一个精细化的管理策略,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

    一个初步的思路在他脑中逐渐成型:或许可以建立一套“差异化IT部署策略”。

    根据网络质量、数据法规、业务重要性等多个维度,将全球各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例如:核心区、标准区、边缘区/特殊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