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合规经营的底线。
他认为赵宏明过于僵化,不懂变通,缺乏对业务一线真实困境的体察。
起初,这种分歧还局限于技术方案讨论层面,双方保持着表面的客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当2019年年度预算规划启动,需要真金白银地分配资源时,分歧迅速升级为激烈的资源争夺。
三月底的一次部门技术方案评审会上,战火首次公开燃烧。
争论的焦点是一个针对东南亚新兴市场的CRM系统部署方案。
系统实施部给出的方案是完全依托公司在香港的云数据中心,通过加速网络提供服务。
徐双龙当场提出异议:
“宏明总,这个方案理论上没问题,但我们实测过,老挝本地运营商到香港的链路,在晚高峰时段延迟超过300毫秒,丢包率稳定在5%以上。
我们的销售团队频繁操作CRM时,体验极其糟糕,已经严重影响到一线签单!
我们必须在该国首都办公室部署一台本地应用服务器做缓存加速节点。”
“部署本地服务器?”赵宏明眉头紧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要单独采购硬件,安排专人维护,打乱标准的镜像部署流程,增加安全攻击面,后期升级维护成本都会倍增。
这和我们推行的集中化战略背道而驰。
网络问题应该通过优化网络链路来解决,而不是在每个点都堆砌本地设备,这会制造新的信息孤岛!”
“优化链路?谈何容易!那地方的电信基础设施就那样,不是我们想优化就能优化的。业务等不起!”徐双龙声音提高了几分。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技术上的纯粹,牺牲掉一线业务的效率和体验。
5%的丢包率,意味着业务员录入十次客户信息可能就有一次失败,这谁能忍受?”
“那只是极端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层重试机制、数据异步同步来缓解...”赵宏明据理力争。
“缓解?宏明总,我
第834章 暗流涌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