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还要在法国之上,最有名的当属那三位早逝的天才:拜伦、雪莱、济慈。
    除此之外还有像‘湖畔派’中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这样比较知名的人物。
    只可惜目前还在世的唯有华兹华斯一人,与此同时他也是英国如今的桂冠诗人,基本上可以说是英国诗坛的领袖级人物。
    像他们这些人的话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都曾对革命充满了热情,其中拜伦更是为了革命而死。
    但像那三位湖畔派诗人的话,前期对法国大革命充满了热情,后来却是越发的保守,放弃了早年激进的政治信仰。
    像他们的故事当然称得上波澜壮阔,只可惜他们与米哈伊尔并不在一个时代,因此米哈伊尔也只能是在英国诗人们的口中听一听这些大诗人的绯闻逸事以及他们那注定会在文学史上留名的诗作。
    而当米哈伊尔参加完狄更斯家的这次聚会回来之后,他在这次聚会上念的诗歌无疑是以一个相当快的速度扩散,米哈伊尔也是很快就将这些诗歌投到了伦敦比较知名的文学杂志那里去。
    等这些消息开始逐渐扩散和发酵的时候,它们便像一块巨石一样,重重砸在了本就不太平静的英国诗坛上。
    要说产生了什么影响的话,那么出版商艾略特大概是感受最为真切的那个人,就像在这个普通的一天,他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自己助理的汇报,但他还是忍不住反问道:“你是说,目前印出来的诗集已经全部卖完了?”
    “是的。”
    同样有点难以置信的助理回道:“接下来要赶紧联系印刷厂加印了。”
    作为伦敦出版界的专业人士,他们当然清楚诗集在伦敦今天的文化市场到底有多难卖,可以说,就算是那些很有名气的诗人,他们的诗集一般也就几千册,中等名气的诗人往往只有几百册。
    而即便出版商艾略特选择相信米哈伊尔的推荐的力量,但他也没有过分乐观,只想着能收回成本即可。
    但现在看来,这笔生意竟然还有利润?
    想到这里,艾略特总算是回过神来,急忙安排助理联系印刷厂加印的同时,艾略特也是拿出了纸张和笔,准备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这部诗集的作者。
    三个好运的家伙!
    因为这件事,那位米哈伊尔先生似乎还受到了不少攻击,他本人的话或许不在意这件事,也不会主动跟这三人提起这件事,但艾略特仔细思考了一下,便觉得他还是补充一下这部分的情况为好。
    就在艾略特忙着写信和寄信的时候,在伦敦的另一处,米哈伊尔也正琢磨着该如何给某位值得尊敬的先生写封信请教一番,顺便还评估了一下其中的风险。
    至于为什么说会有风险,简而言之,他的信将寄给一位名为罗伯特·欧文的先生。
    人应当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罗伯特·欧文的答案是朝着消除剥削压迫、创造一个真正平等的世界的方向不断前进。
    他于1771年出生于一个穷困的手工业家庭,九岁便为了谋生去当了学徒,这样的经历让他十分深刻地意识到了底层人民的处境,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实干家,欧文选择了行动。
    当他二十岁时,他凭借着自己的管理才能成为了一个大工厂的经理,在这个过程中,欧文还成功将这位大工厂主变为了自己的岳父。
    在有了条件后,欧文便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减少工人们的工作时间、整改宿舍环境、注重绿化、建造让工人们娱乐的晚间文娱中心、为儿童和成人提供教育.
    而得益于他出色的管理才能,欧文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计划在新拉纳克取得巨大的成功,除学校外,欧文还举办劳工食堂,创建工人消费合作社,设立工人医疗和养老金制度等。
    他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当时许多国家上层人士的关注和尊重,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参观欧文的工厂和他的性格陶冶馆。
    但欧文并不愿止步于此,他想将这样的模式
247、最伟大的社会实验与欧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