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他们这一批耕读传家的人不遗憾,那肯定是假的。
    就连他们也未曾想过。
    在数十年后的今天,当朝在位的皇帝竟然会重用他们这一脉,让他们能放开手脚将先祖的发明造出来。
    旁人不知道,可他们却知道这几架机子有多可贵!
    又如何能不激动?如何能不感激?
    很快。
    五架纺纱机都被连接上了纺纱的原材料——棉花。
    随着水轮被水流带动起来,被停下来的纺纱机也同步被带动着运作了起来。
    和《王祯农书》上的图纸一样。
    五架纺纱机,每一架上都装有三十二个纱锭,随着空气中响起“嘎吱嘎吱”的声音,一共一百六十个纱锭各自运作,同时形成了一百六十条丝线,丝线被缠绕在丝管上,线团渐渐变大起来。
    众人都没有说话。
    但神情之间却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好!”
    等待了一会儿。
    朱允熥嘴角噙起一抹满意的淡笑,道了一声好。
    随着他出出声,机器也被人暂停了下来,王应辛及在场所有匠人纷纷跪地等候指示。
    “看来你们的确没有丢了祖上的手艺。”朱允熥赞道,这不仅代表他真的拥有了由水力发动的高效率纺纱机……
    更代表了,王应辛此前所言非虚,代表了这一批匠人,都拥有高水平的机械制造手艺!
    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工业革命。
    革命革命,纺纱、织布并非结果,而只是开端。
    有这样一批手艺人在,理解他所知道的后世成果,并将其创造出来的可能性就更大上许多!
    “陛下谬赞,此全仰赖陛下的支持与信任!”王应辛立刻谦虚地道,“往后要做的,也请陛下尽管吩咐!我等能有机会将先祖的成果现世,全赖天恩,王氏一族铭感五内!”
    这话固然有习惯性地吹捧皇帝的成分在。
    但其中同样包含真情实感。
    
第127章 纺纱机成功!这不亏本生意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