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守口如瓶,先问问自己——你在怕谁?”
她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所有信徒的心上。
是啊,我们在怕谁?
怕高高在上的老爷,怕收租的管家,怕随时能夺走一切的权力……这份恐惧,是祈求能消除的吗?
当晚,息形祠内三座分祠的信徒,自发地将写满卑微愿望的祈愿牌尽数投入火中焚毁。
火焰冲天,他们在废墟之上,立起了一块块没有任何字迹的无字碑。
谢昭华的下一站,是位于南疆密林深处的藏经洞。
这里收藏着璇玑阁数百年来制定的所有内部法则与行动准则,其中最核心的便是那卷《三界协议》,规定了情报传递的每一个细节,严苛得近乎不近人情。
她遇到了一个少年僧人,每日的工作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誊写《三界协议》。
少年告诉她,长老说,唯有将法则刻入骨髓,才能在行走世间时,不受惩罚。
谢昭华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临走时,赠予他一枚普通的瓜子壳。
少年好奇,借着烛火烘烤那枚瓜子壳,壳身竟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孔洞,像是某种二进制码。
他将真气沉入其中,按照一种奇特的频率吹气,一段断断续续的旋律竟从壳内传出。
那是一段早已失传的童谣哼唱,正是姜璃阁主幼时最喜欢的调子。
少年僧人怔住了。
那个制定了所有法则、如同神明般存在的阁主,她的遗音,竟然藏在这样一枚微不足道的瓜子壳里,以一种完全不符合《三界协议》任何一条规则的方式流传。
原来,规则的尽头,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温暖的记忆。
他呆坐良久,忽然起身,将刚刚抄写好的、墨迹未干的经卷,一页页投入了火盆。
火焰升腾,映着他年轻而明亮的脸。
他低声对自己说:“原来……我也能改几个字。”
虞清昼的最后一站,是京郊的观星台。
她在此设下一座“空白阵”,以自己的情丝在阵法中央悬起九枚光洁如新的无字玉简。
她向所有通过秘密渠道得知消息的人宣称:“今夜子时,任一人可上前,书写第一句新法。”
消息传出,暗流涌动。
这是公然挑战皇权与世家门阀的禁忌,是向旧世界宣战。
子时,观星台上空无一人。风声鹤唳,无人敢迈出那一步。
丑时,依旧无人。
寅时,还是无人。
直至黎明将至,天边泛起鱼肚白,一个跛脚的村妇,拄着一根歪歪扭扭的树枝当拐杖,蹒跚着走上高台。
她衣衫褴褛,满脸风霜,是那种被踩进泥里都不会有人多看一眼的草芥。
她走到玉简前,从怀里摸出一小截木炭,用尽全身力气,颤抖着在最中央的玉简上,写下两个歪歪扭扭、几乎不成样子的字:
“别打。”
写完,她仿佛耗尽了所有气力,转身,一步步挪下高台,消失在晨雾中。
就在她离去的一瞬间,那枚刻着“别打”二字的玉简,没有如众人
第470章 现在轮到你们写结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