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十天前,九月初一,济州岛附近海域。
直沽号的火长张司,正在甲板上,一边查看节板,一边在航海手册上写写画画,测算航速。
航海手册里夹着海图,张司测算完航速后,又拿起尺规估算直沽号的方位。
张司手里拿着铅笔。
张司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笔叫做铅笔,但听说这是苏翰林给报馆编辑发明的新笔,铅笔是苏翰林起的名字。
这种笔的好处是任何姿势都能书写,写的时候也不需要蘸墨汁,写出来的字也不会晕染开。
更重要的是铅笔的字迹很容易擦除,这对于那些经常需要改稿子的报馆编辑自然是好用的工具。
而铅笔也很快被宣慰使宸昊注意到,立刻将铅笔引入了水师。
铅笔果然得到了欢迎。
水师也有大量的计算工作,这些计算工作同样需要涂改,铅笔对于火长来说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而且船上颠簸,铅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书写,成了每一艘船火长必备的书写工具。
当然,铅笔也不是没有缺点。
铅笔容易擦除,也就意味着字迹容易磨损,而且容易被篡改。
所以船长的航海日记,使用“钢笔”来书写。
这种笔同样也是苏翰林发明的,钢制的笔尖,蘸墨水就能书写很久。
当然,这些钢笔都是工匠手工制作的,造价昂贵,只有船长才能拥有一支。
一不小心又算错了。
张司从兜里掏出一块船饼,擦掉了错误的计算结果。
船饼,这是宣慰使宸昊给船员准备的干粮。
这是一种用小麦面粉压扁成团后,然后烘烤出来的干饼。
没有任何的发酵,除了少量盐之外没有任何的调味,这原本是山西商人去草原经商时候携带的干粮。
据说这种干饼能几个月都不坏,宣慰使宸昊发现之后,立刻将这种船饼列为船上主食,水手们都称呼这种饼为船饼,如今反而成了这种饼的官方名称。
船员们对船饼就没这么友好了,船饼硬到需要用钜子和斧头才能劈开,水手们戏谑用船饼就能敲晕海盗。
当然,这种饼是没办法直接吃的,船上的厨师会将船饼锯开,加在肉汤中煮成糊糊。
这种船饼糊糊汤,刚上船的时候还很有吸引力,毕竟麦香和肉香混合起来,对于很多贫民出身的水手来说,是过节才能吃上的美食。
可随着航行的时间变长,储存在木桶中的腌肉逐渐发出一言难尽的味道,而船饼也会逐渐染上海上的潮气,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灾难了。
当然,水师靠港都会更换补给的,只有长期在海上航行才会遇到这种糟糕的情况。
而现在正巧是糟糕的时候。
水师从朝鲜仁川港补给后,为了不打草惊蛇,就没有停靠朝鲜其他港口。
在仁川港的时候,提督李超得到了通政署的情报,济州岛附近的海盗组成了联军,准备偷袭大明水师。
所以从仁川港启航后,提督李超没有直接前往济州岛,而是绕着济州岛航行,寻找埋伏的海盗舰队。
茫茫大海,寻找敌人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技术的事情,大明水师已经在海上绕了七天了,至今也没有发现大股海盗。
张司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朝鲜通政署的情报有误。
船上的新鲜食物已经吃完,船员们每日吃的就是腌肉炖船饼,除此之外还有船上厨师发的豆芽菜,以及每天一个皱巴巴的橘子。
水师出航要携带橘子,这是南直隶神医李时珍的研究。
李时珍在宁波港口行医的时候,发现很多远航船员都会感染坏血病。
这种可怕的病症,被西方的水手当做是魔鬼的惩罚,一旦发病就会迅速蔓延整艘船。
染病的水手由苍白变微黄或发黑,牙龈出血,嘴巴里有难闻的臭味,腿上出现斑点。
接着,皮肤由黄变紫,全身关节疼痛,皮下出血,小便带脓。
最后会变得呼吸困难,牙齿脱落,腿和腹部肿胀,两脚麻木,大便秘结,甚至连骨头都肿起来。
这种病症也不仅仅出现在西洋的商船上,一些航行时间比
第353章 令人麻木的捷报-->>(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