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3章 银根又紧和金银套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听到这里,苏泽装作惊讶的表情,对着李文全说道:

    “那今日苏某可要好好听一听世子的见闻了。”

    李文全也带着笑容,讲起了他的此行。

    “我们的舰队从澎湖台南港出发,正好赶上了正确的风向,仅用了几日就抵达了琉球。”

    “舰队在琉球买到了前往倭国堺港的海图,还雇佣了几名去过堺港的向导,没有费多少力气,我们就到了堺港。”

    苏泽微微点头,东北亚贸易本身就是非常成熟了,其实很多大明商人都去过倭国,只不过因为政治问题藏着。

    李文全只能说是半官方身份亲自去往倭国的第一人。

    李文全回忆道:

    “其实堺港就是第一个小岛,原本只是附近的商人会聚集在这里做生意,后来逐渐成为海港。”

    “前朝的时候,倭国和我大明的勘合朝贡,都是从堺港起航。”

    “倭国进入乱世后,堺港也靠着左右逢源,保证了安全。”

    李文全描绘道:

    “堺港也是个神奇的地方,李某在堺港见到了戴南蛮帽的佛郎机商人,披袈裟却腰插肋差的僧侣,还有剃着武士发髻却身穿西洋僧侣衣服的倭人,还有遍地都是说着汉语的商人。”

    苏泽对此倒是不意外,堺港可以说是倭国贸易的中心,而对明贸易又是倭国贸易最重要的一环,堺港商人肯定是会说汉语的。

    李文全又说道:

    “这堺港也是神奇,因为地处各方势力之间,竟然挣得了一个半独立的地位,只需要向周遭最强大的大名上缴保护费,就可以维持自治。”

    朱翊钧问道:

    “那堺港遭遇外敌怎么办?当地岂不是一片混乱?”

    苏泽看到小胖钧又动心,还好李文全说道:

    “殿下,不是如此。”

    “这堺港虽然没有大名统治,但是他们本地有一个名叫三十六人众的组织,专门负责处理堺港的大小事务。”

    “堺的周围有注满水的壕沟,各町两端也用木板相互隔开,到夜晚上锁以保护市内安全。”

    “一旦堺港遇到威胁,三十六人众还会出钱雇佣士兵来保护堺港,还有西洋雇佣兵来应征,堺港就是这么渡过几次危机的。”

    小胖钧听完也搓手道:

    “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城市?”

    苏泽笑着说道:

    “殿下,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堺港其实也不稀奇,这佛郎机有威尼斯,也是这样的自治城邦。”

    李文全连连点头说道:

    “苏翰林果然博学!李某在堺港遇到一名佛郎机人商人,他就是威尼斯人,他也说堺港和威尼斯很像,都是商人自治管理的城邦。”

    对于堺港的风土人情,小胖钧的兴趣也不大,毕竟堂堂大明太子,也不会关心一个弹丸小国的港口城市。

    小胖钧说道:

    “舅舅,快点和苏师傅说说,您发现的赚钱法门!”

    原来是赚钱的事情啊。

    苏泽才知道为什么小胖钧火急火燎的喊自己过来。

    李文全说道:

    “苏翰林,这就要慢慢说了。”

    “李某到了堺港之后,发现当地竟然通行我大明的银元和黄铜币,甚至不仅仅如此,永乐通宝在当地也是通行货币。”

    “听说那倭国大名织田信长,他的军旗上就绘着永乐通宝。”

    苏泽也不意外。

    倭国虽然产金银,但是铸币技术落后。

    而且金银是大额货币,其实算是贵重品了,商业流通需要的反而是更小份额的铜钱。

    大明周围国家的货币需求,导致大明一直缺铜的问题,从明初就已经存在了。

    虽然大明历代都严格强调禁铜令,禁止朝贡商人携带大明铜币出国,但是依然有大量的铜币流出。

    如今大明已经开放海禁,允许自由贸易。

    那么铸造精美的银元和黄铜币,自然也迅速流入到了周围的贸易城市,成为当地的交易货币。

    苏泽想起刚刚户部郎中葛烨说的银元外流问题,看来有一部分银元是回流倭国了啊。

    李文全轻咳了一声说道:

    “正如倭国通政署两位大人所说,倭国真的有大银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