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沈一贯也明白为什么朝鲜贵族那么虫豸了。
朝鲜从位份上是大明册封的藩属国国主,地位上大概和藩王差不多。
但是这座朝鲜王宫的面积巨大,甚至要比南京的宫殿还大,远超大明藩王的府邸规模!
而且沈一贯还听从冯学颜那边听说,朝鲜国主可不仅仅有景福宫这么一座王宫。
朝鲜国主还有昌德宫和昌庆宫两座宫殿,在距离汉城北面的地方,还修建了一系列的行宫。
按照冯学颜的说法,这是朝鲜王都经常被人攻克,这些北面的行宫都是为了方便朝鲜国主北狩,而专门兴建的。
沈一贯对此十分的无语,朝鲜国主这个样子,也难怪手下的两班贵族贪腐无能到这个地步。
沈一贯又谈起了一件“趣事”。
大鸿胪王世贞为了表示对朝鲜的尊重,也学了两句朝鲜话,在欢迎宴会上说了几句,却引起了朝鲜君臣色变。
等到宴会后,朝鲜通政使冯学颜提醒王世贞,对朝鲜君臣一定要说汉语。
冯学颜告诉两人,朝鲜小朝廷本身就以说汉语为贵族标志,在正式场合说朝鲜语反而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另外冯学颜还提醒两人,对待朝鲜人的时候一定不能和颜悦色,遇到事情大声用汉语呵斥他们就行了,这样比好好说话管用多了。
而且骂人时候要用正宗的京师官话,这样效果是最好的。
沈一贯听完实在不解,竟然还有这样的国家。
但是随后的事情,也说明了冯学颜确实了解朝鲜人。
在和朝鲜国主商谈济州岛军港的时候,因为军费事情一直谈不拢。
大明这边的态度,是大明出钱建造军港,军港完成后“免费租借”给大明水师使用。
同时这座军港也有保护朝鲜,阻止倭寇登陆朝鲜的功能,所以朝鲜要负担一部分军费。
大明兵部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朝鲜这边能将驻军伙食费给负担了就好了。
但是面对朝鲜君臣的磨磨唧唧,王世贞这样的文坛宗师也上了脾气,直接按照冯学颜的办法,用京城官话开骂。
没想到一开口,朝鲜君臣再也不敢墨迹,迅速就达成了协议。
而且朝鲜不仅仅要给大明驻军提供食物补给,还要负担每名驻军一年十银元的军费。
沈一贯在信中万分不解,不明白朝鲜人怎么会这样?
苏泽和罗万化看完,也都是无语。
其实他们本来对朝鲜人的印象还行,朝鲜派来大明的使臣许篈就相当不错,精通儒学谦恭有礼,也是个有能力的人。
只是没想到朝鲜朝堂上下竟然这么多虫豸,也难怪许篈这样的正常人会被排挤。
沈一贯在信中也提到了许篈,这位朝鲜弘文馆学士(相当于翰林院),因为在报纸上抨击朝鲜国政被罢官。
不过这位许篈和冯学颜关系极好,他罢官后直接住进了朝鲜通政司,在通政署内办报,继续抨击朝鲜国政。
沈一贯接下来还要随王世贞去一次济州岛,视察开工建设的军港。
收起沈一贯的来信,苏泽和罗万化闲聊起来。
“一甫兄,近日来京师有什么大新闻吗?”
罗万化看了苏泽一眼,今日京师的大新闻不是都和你有关吗?
如果是沈一贯,怕是已经开始吐槽了,但是罗万化是老实人,他按下吐槽的心思说道:
“最大的新闻,还是京畿铁路开工了。”
“征地完成了?”
苏泽记得上个月的时候,他建议工部将铁路征地的事情交给铁路董事局去办。
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竟然谈拢了?
罗万化说道:
“是啊,听说是铁路董事会推举出了一名有能力的执行长,是山西商人首领范宝贤,也不知道这位大商人用了什么手段,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征地。”
“范宝贤?大同范氏的族长?”
“就是那位,听说工部上下十分的高兴,工部潘侍郎还准备请奏陛下,奖赏这个范宝贤。”
如果是范氏这样的大商人出手,能迅速谈妥也是正常的了。
毕竟讨价还价就是商人的本职工作。
第336章 仁川入朝见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