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2章 房产报备制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还是自高拱升任首辅后,苏泽第一次来高拱家。

    和上次相比,高拱家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唯一的变化,就是高拱宅前等着拜见的人更多了。

    不过这位首辅厌恶攀附奉承的官员,估计很快这些官员就不会再来了。

    苏泽被管事带到了高拱的书房。

    比起上次,这一次高拱书房更乱了。

    高拱也不明白,明明以前李春芳也经常请假,自己这个内阁次辅其实也是干着首辅的工作,那时候怎么就没这么忙?

    高拱这才发现,其实原本李春芳摸鱼的时候,也已经帮着内阁处理掉了很多的事情。

    饶是高拱精力充沛,也被这些繁琐的工作闹得吃不消,可偏偏这些事务还不能假手他人。

    高拱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年严嵩老了后,要让严世蕃协助他处理政务。

    没办法,大明首辅这活就不是人干的!

    说起来内阁首辅是协助皇帝调理阴阳,宰执天下。

    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下面官员有矛盾,高拱这个首辅要协调,要哄着下面干活。

    自己姿态稍微软一点,下面官员会认为首辅没有宰相的威信。

    如果自己强硬一点,下级官员又说我大明不设宰相吧?一个区区内阁大学士耍什么威风?

    这阵子内阁事务繁多,高拱要一件一件的协调,而其他官员遇到事情可以在找他这个首辅解决,自己这个首辅要找谁?

    找皇帝吗?

    大概皇帝会很信任的说一句,“朕信任高师傅,一切就由高师傅做主了。”

    所以当苏泽递上奏疏,高拱揉着太阳穴说道:

    “就为了新式土楼租房事情,子霖至于要这么大动干戈吗?”

    苏泽正色说道:

    “师相,这绝对不是为了土楼,新式土楼的事情不过是一个引子,弟子还是为了实学大业。”

    被苏泽几次用实学当饵钓,高拱也没这么容易咬钩了,他说道:

    “这和实学有什么关系?”

    苏泽说道:

    “师相要打着实学的旗号改革,那首先就要整顿吏治。”

    “吏治不清,什么改革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而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京师官员乃是我大明的肱骨干臣,如果京师官员的吏治问题都管不好,如何推广改革?”

    听到这里,高拱微微点头。

    大明每一任首辅,在上任的时候都要向皇帝上奏,说明自己的时政纲领。

    比如徐阶的施政纲领,就是“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

    这是严嵩破坏大明政治制度后,徐阶提出要重振皇权权威,申明阁部职责,加强制度管理的施政方案。

    这个方案自然是符合当时局势的,所以徐阶当时担任内阁首辅也是众望所归。

    而当年李春芳就任首辅,给皇帝的奏疏,是请皇帝“施政持论平,谋国不操切。”

    简单说就是李春芳劝谏皇帝在推行国政的时候不要太操之过急,而是要缓步而来,李春芳内阁的定位就是大明施政的润滑剂和阻尼器。

    从李春芳罢相后的评价看,李春芳内阁的政策也是成功的。

    李春芳缓缓推动了几件大事,压制住了群臣的矛盾,给了大明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如今到了高拱手里。

    高拱给皇帝的奏疏,就打出了“实学改制”的旗号。

    也就是说以实学为纲领,将李春芳时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广到整个大明。

    高拱听完苏泽的话,也微微点头。

    高拱主管吏部多年,自然知道吏治的重要性。

    苏泽有心要整顿吏治,他本人自然也是支持的,高拱自己也厌恶贪蠹无能的官员。

    “这份奏疏老夫会在内阁议一下,几位阁老应该不会反对。”

    “但就怕其他官员反对。”

    苏泽想了想,对此也没有好办法。

    改革自然要得罪人,这时候就要看主持改革的人是否坚定了。

    当今皇帝自然不是这样一个坚定的君主,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自己也有系统。

    ——

    次日,苏泽亲自来到通政司,将奏疏递了上去。

    

第332章 房产报备制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