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4章 战绩可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大礼议的余波至今还在荡漾,显然嘉靖皇帝将生父抬进七庙这件事,很多官员至今都是不服气的。

    光禄寺隆重祭祀被抬出七庙的仁宗皇帝,这不就是在暗搓搓的反抗大礼议吗?

    果不其然,沈一贯说道:

    “陛下震怒,严惩了光禄寺相关的官员,光禄少卿也上书请辞。”

    苏泽也跟着叹息。

    大礼议确实是嘉靖继位后的一步妙招。

    大礼议是关系到皇位传续的问题,是关系到嘉靖皇帝正统性的重要事件,嘉靖皇帝也是通过大礼议确定了其继位之后的法统。

    但是非要将自己的亲爹抬进七庙,这就是嘉靖皇帝有些过犹不及了。

    这件事也成为嘉靖朝后期朝廷争斗的一条暗线。

    苏泽也不知道这些光禄寺官员,偷偷用重礼祭祀仁宗,到底是对仁宗的敬仰,还是暗搓搓的恶心人,又或者只是单纯的蠢。

    反正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出这样的事情,百官也担心皇帝借此发挥,再搞一轮大礼议。

    不过目前看来,隆庆皇帝只是惩办了光禄寺的官员,似乎没有扩大的意思。

    沈一贯又说道:

    “另外光禄寺的孔庙祭祀也超支了,去年衍圣公多次上表请修孔庙,光禄寺拨款了五万银元,但是据说孔家只是简单修了一下祠堂。”

    罗万化也有些无语,衍圣公孔家在大明君臣看来,完全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负资产。

    衍圣公家有免税的特权,所以曲阜百姓都将田地投献在衍圣公府名下。

    如果这样也就算了,就当做曲阜是分封给孔家的领地也行。

    但是孔尚贤还不知足,他在曲阜设置关卡,拦截勒索往来的客商。

    除此之外,孔尚贤作为孔子六十四代孙,不但不按孔子教诲行事,还每年趁上京觐见皇帝的机会,夹带私货贩运,并对沿途驿站敲诈勒索。

    这次孔家这次又借着修庙名义,讹诈朝廷的钱财。

    苏泽也有些无语。

    沈一贯说道:

    “张阁老上书,要将孔家一年一朝觐,改为三年一朝觐。”

    苏泽摇头说道:“这都是治标不治本之策。”

    沈一贯叹息说道:“可也只能这样了。”

    罗万化也点头,孔家做的事情恶心,但是又不是谋反这类的大罪,皇帝也没办法严惩。

    而且孔家盘踞在曲阜,还享有一项特权,那就是曲阜县令都是由孔家子弟出任。

    这也让曲阜几乎成为了法外之地。

    沈一贯又罗列了一堆名字,最后看着黑板说道:

    “合计罢官人数五十三人,这都是子霖兄的‘赫赫战功’啊。”

    这是什么?战绩可查?

    苏泽无语的说道:

    “怎么又是我的战功?上书弹劾这些大臣的又不是我。”

    沈一贯说道:

    “子霖兄,上书请修《会计录》的是你吧?”

    “这一切都是由修造会计录开始的,还说不是你的‘战功’?”

    好吧,看来这口锅自己又背上了。

    苏泽走过去,又在黑板上将数字改了一下,从五十三改成了五十四。

    他说道:“既然这样,那也不吝啬多加一个人。”

    罗万化问道:“子霖兄要参奏何人?”

    苏泽冷笑说道:

    “天下第一巡抚,闵清。”

    沈一贯问道:

    “子霖兄,真的要对闵清动手?他可是刚刚被陛下降旨嘉奖的?而且闵清乃是嘉湖巡抚,想要扳倒他?”

    沈一贯的顾虑也是正常的。

    能在嘉兴湖州这一等一的地方担任巡抚,闵清在朝堂中的能量可想而知。

    坊间传闻,他是首辅李春芳提拔的。

    这也是很多人都知道闵清的政绩有问题,却没有人揭发的原因。

    苏泽说道:“闵清和李首辅无关,李首辅也主张要打击这种地方上虚报的歪风!”

    但是沈一贯却没有轻松,他说道:

    “地方官为了政绩造假,在我大明也算是常例了,这闵清虽然夸大政绩,但听说也是个清官,也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子霖兄何必要针对他呢?”

    罗万化说道:

    “肩吾兄此言差矣,闵清贪的不是银子而是名!”

    “贪名和好利都是一样,都是将政绩当做晋升之阶,视治下百姓如私奴,定是不择手段的酷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