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五章 皇帝的“变本加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辽东留了半月,衡与章敬带了充足的水与干粮,望着眼前的万里长城再一次启程,他们这一次要从最东端走向最西端。

    在重新走上长城之前,衡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眼前的村子,见到还有不少居住在此地的村民正在砍着柴,他们将柴砍了之后储存起来用来过冬。

    看罢,衡又收回目光,与章敬一起继续往西走着。

    都水长禄治水用了二十年,从灵渠到陇西再到如今的辽东,他真的用了二十年,人的二十年是极其漫长的。

    新帝元年,六月,关中已入夏。

    张苍已位列九卿,任职少府令。

    今天,张苍来到了骊山脚下,在山下有一处宅邸,丞相李斯就住在这座宅邸中。

    在几个仆从的引路下,张苍走入这座宅邸中。

    这些年,丞相李斯一直没有回咸阳,自从西巡回来之后,也一直住在骊山。

    丞相自然只能住在骊山脚下,住在山上的是大秦的第一位皇帝。

    走入宅邸中,张苍见到这里有一个鱼池,见到丞相正在用一些麦麸喂着鱼。

    起初公子扶苏喜养鱼,现在丞相也喜养鱼了。

    张苍走上前,行礼道:“丞相。”

    李斯用鱼池的水洗了洗手,而后用一旁的布擦干净手,道:“今年的粮食长得真好啊。”

    张苍道:“一路来,见到了。”

    李斯坐下来,倒上一碗热茶,道:“此物喝久了就离不开了,你与老朽共饮。”

    说罢,张苍接过丞相泡好的热茶。

    李斯低声道:“新帝近来如何?”

    张苍回道:“已往关中的各县增派了官吏,皇帝曾说政令不仅要下县,还要下乡,官吏也要下乡,恐怕不用多久就会取缔乡长治乡的情形。”

    李斯点头。

    丞相是新帝的老师,至今的诸多国策也在以前丞相所用的治国方式延续着。

    向来提倡以律法治全国的丞相,自然也不喜乡长治乡的局面,一地的治理不能光靠一个德高望重的乡长治理,而是要用懂得律法的官吏来治理。

    换言之,丞相李斯对律法之严苛,也是因丞相不信人性。

    越是坚定维护律法的人,越是坚信人性最靠不住的人。

    最公平的只有写在律法上的文字。

    新帝是如此地拥护丞相留下来的国策,甚至还“变本加厉”,有人传言丞相李斯说不定睡着都会笑醒。

    当年齐鲁博士有多少人与丞相李斯为敌。

    现在就有多少人懊悔,恨当初没有在章台宫像荆轲那样。

    只不过是要杀的不是秦王,要杀李斯。

    因他们觉得,只要李斯死了,大秦的律法就不会对他们这么严酷了。

    换言之,换一个立场来看,那些拥护丞相的人而言,丞相是个好老师,新帝是个好皇帝。

    李斯道:“好久没有毛亨的消息了。”

    张苍沉默不言,他哪里知道毛亨的死活,说不定真的在外面饿死了,丞相要找一个人很简单,只需要一句话,就会有秦军出动去寻找。

    

第二百九十五章 皇帝的“变本加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