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能只是来散散心,多数时候丞相都会与皇帝一起在骊山打猎。
“近来天寒,丞相要多添一些衣裳。”
听着还显稚嫩的话语,李斯道:“你是不是想问我不想帮着你的父亲治理国家了?”
“礼不敢失礼,父亲很尊重丞相,丞相就算是不去帮父亲,礼也一样会尊重丞相的。”
李斯扶着花白的胡须道:“我真的老了,已无心力再去帮你父亲了。”
礼从李斯的眼神中看到了失落,这就是李斯的壮志还未实现,人生理想还未达成,他自己却先老了。
礼沉默地坐在案前,目光继续看着书,他觉得爷爷与丞相都是有着壮志的人,他们的一生所做的事,都是以前的人从未做到的。
但他们的理想实在是太好了,好到无法达成,直到现在。
再回首看去,这个国家还未治理好,他们却老了。
治理国家谈何容易,耗尽了一辈老秦人,也耗尽了一辈人的心血,直到现在这个国家要交到下一代人的手中。
丞相是真的不能再去帮父亲了,礼猜测着这或许也与爷爷有关,但他不能说出自己的猜测。
礼也习惯了常将心中的猜测藏起来,而后又纯真的面对他人。
见小公子依旧在看着书,李斯觉得不好再打扰小公子就离开了。
见到有宫女端着一盘酸枣就要送去小公子的殿内,李斯道:“小公子在看书,不要打扰。”
宫女低着头回道:“这是小公子交代的,说是近来想多吃些酸枣。”
李斯拿起一两颗,放在口中吃着,又吩咐道:“送去吧。”
“是。”
礼依旧坐在原地,正在看着一卷书,见到了酸枣端到了眼前,问道:“丞相走了?”
宫女回头看了一眼,回道:“丞相走远了。”
礼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蹙着眉吃了一颗酸枣,又吩咐道:“准备笔墨,我要写信。”
等笔墨端来,礼铺开一张纸,给兄长写着书信。
他要告知兄长,丞相已不愿辅佐父亲了。
虽说兄长在北方戍边,但他要将近来在咸阳发生的事都告知兄长。
兄弟两人要齐心,消息互通有无,信中再向兄长问询了有关北方的情况。
在礼的认知中,只有他与兄长足够团结,才能够帮助父亲治理国家,两兄弟看过叔叔的史书,看到过列国王室为了权力相互厮杀的事迹。
这也让礼尤为深刻地知道,他既要好好读书,将来让自己的学识能够用在治理国家上,还要继续维系好兄长,他深知这个家到如今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写罢一纸书信,他放入一个皮套中,而后用自己好显生疏的针织手艺,将牛皮套的开口缝合好,再将其缝入一件新送来的冬衣中,做完这些他将冬衣放入包袱,交给一旁的宫女。
这宫女比自己还年长三岁,是母亲安排在身边的,礼将包袱给她,吩咐道:“你去找田安爷爷的内侍,让他们将这件冬衣交给北方的兄长。”
“可……”她先是接过包袱低声道:“这是夫人给的小公子的,大公子穿不下。”
但看到礼的神情
第二百八十四章 兄弟团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