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节?”
桓楚说出了项梁与殷通之间的事,为了寻一处安居之地,项梁收买了殷通,项氏才留在了会稽郡。
而殷通又是一个贪心的人,他一次次向项梁索要好处,项梁只是一忍再忍。
说完这些,桓楚叹道:“若项梁真要起兵,第一个杀的就是殷通,现在项梁给殷通的钱财都在殷通的库房中,殷通的库房是搬不走的,等项梁起兵那些财宝也都会成为他们项籍的起兵之资。”
言外之意,这个殷通将来不会有好下场。
秦的官吏也不见得都是如徐福或者是稂这般,还有殷通这样的贪墨之辈。
宋义又追问道:“老先生果真答应帮助项梁起兵?”
桓楚回道:“老先生未说过这话,只是允许我来此地。”
宋义总算是问出了他想问的话,也知道他想要的答案,眼下同来见项梁的各路贵族都已散去。
宋义又道:“秦律严苛,各地还未有反秦之音,听闻那张耳还逃亡在外,也不知道生死如何?”
“我也只是知晓项伯与各地的六国旧贵族有往来,可要问具体,项梁与项伯不愿与我交代太多,总是含糊其辞。”
宋义道:“此事,项籍是不会交底的。”
桓楚心里也自然清楚,项梁是否真的有实力起兵,是否一呼百应还未可知。
可时间会证明一切,看看项梁是否会起兵就知道了。
与宋义告别之后,桓楚走出了会稽城,他还在想着远在琅琊县的老师,来见项梁是因当年的交情,与老师无关。
老师总说我桓楚太过重交情,有时候一些不该有的意气用事会误了大事。
对此,桓楚还是觉得为人应该重信义,相信朋友。
翌日,项梁就带着项羽去寻夫子赔罪了。
这位夫子是项梁特意请人送礼又多方寻找旧人帮忙,才寻到的。
若不是请不到范增,也不会来寻这位夫子。
让项羽跪坐在外面保持着赔罪的态度,项梁独自去见了这位夫子。
新年的楚地还未完全进入春季,天气却已温暖,老夫子此刻坐后院看着刚开的桃花,此地的一切都沿用楚国的建设风格,以及诸多用具。
也是自楚亡之后,少有的保持楚人贵族风范的人。
这老夫子不比外面的秦支教夫子,这位老夫子能够教授项羽真正的才学,其中就有《楚学》与《春秋》。
但项羽只是来这里学了三天,就不想学了。
项梁见到老夫子正在闭目养神,行礼道:“夫子,我侄儿不懂事,还请见谅。”
老夫子道:“二十岁的年轻人,还如此自傲,不如去外面磨砺几年再来学。”
项梁无声苦笑,转身面对项羽喝问道:“羽儿!老夫子教你的春秋,你读了多少?”
“侄儿……”项羽跪坐在地,朗声道:“侄儿略知其意。”
“略知……”项梁指着这个侄儿严厉地道:“让你学剑,你也是略知其意,让你学文,你还如此!”
“侄儿不要学这些。”
听到项羽的回话,项梁怒上心头就要打。
一旁的老夫子见状忙拉住项梁,低声道:“来,借一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