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两卷书送给了司马喜,这也是太史令生前吩咐的。
有时深居宫中,扶苏并不知道这些为秦国效力过的的大臣的后代人,都是如何生活的,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
这是这么多年来,扶苏才发觉,在这个巨大的咸阳城中,有些人际关系中不起眼,却一直被自己忽视了。
因为司马喜的祖上司马靳当年照顾过太史令胡毋敬。
而如今胡毋敬过世前,还了司马家的恩亲。
而司马家已到了司马喜这代人。
扶苏看着司马喜十分恭敬地接过这卷书。
似乎是一种传承,扶苏能明显感觉到司马喜得到的这两卷书应该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扶苏更知道在将来,司马喜会有一个孙子,这个孙子叫司马迁。
或许这种传承到了司马家,会延续太史令一职。
而后世的司马迁,也就是司马喜的孙子,则会是将来的太史令,史称太史公。
如今的司马喜还是一个与自己的儿子衡一般年纪的少年。
扶苏没有打扰这个孩子,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毕竟大秦还没有司马迁,也还没有董仲舒。
直到夜里,扶苏才离开太史令。
回到高泉宫之后,扶苏休息了一夜。
翌日,没有召开廷议,是为了给太史令吊唁。
耽误了一天的国事,当扶苏再回到丞相府,果然见到了一堆还未处置过的文书。
这个冬天因太史令的过世显得尤为平静,扶苏依旧处置着诸多国事。
而近来丞相李斯常牵挂南北边疆的兵事,时常过问,时常催促军报。
冬日里说忙也不忙,衡又回来了一趟,这个儿子一回到高泉宫就喊饿。
坐下之后就知道吃,直到他的肚子塞不下了,他才住口。
夫人将做好的新衣裳都放入包袱中,让公子衡带走,像是赶孩子一般。
宫里的人捂嘴轻笑着,等过了年小公子就九岁了,正是最胡闹的年纪。
几个宫女与内侍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
有人低声道:“夫人说了,看到小公子就烦,一回来就知道吃。”
众人的印象里还是之前小公子端着碗,往嘴里送着肉与面条景象,整张桌子都乱糟糟的,吃得可真多。
小公子衡在家里坐了一个时辰就离开了,不过这位小公子走时,带着新衣裳而且是面带笑容的。
外面还下着雪,夫人在收拾家具的时候,还是面带笑意的。
在小公子面前夫人是个严母,可回过头,夫人还是很高兴的。
而此刻,高泉大常侍田安正在擦拭着碗筷,以及洗着锅与清理着炉子。
田安的脸上带着一些骄傲的笑容,对他而言好像是得到了一场胜利。
这个冬天就这么平静地过去了。
始皇帝三十六年,新年正月的极庙内。
如果大爷爷还在人世,扶苏很想带着大爷爷看看高泉宫,让他老人家知道如今的秦王宫没有以前那么冰冷了。
可是大爷爷终究是不在了,只留下了一个牌位。
扶苏来到咸阳宫的极庙,庙里就是历代秦王的牌位,还有历代秦国宗室的牌位。
牌位很稀疏,寥寥数十人。
其实极庙中的牌位应该更多的,又因
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