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西羌的威胁,反倒是如今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后,扶苏不着急对付他们。
西羌与秦有过战争上的冲突之后,羌人的部落应该是开化过一些的,当西羌知道秦人是什么样的,匈奴人是什么样的,他们见到了就会学习。
秦对西羌有关的卷宗记录,其实并不多。
就算是有,那也是很多年以前的,没太大的实际参考价值。
翌日,章台宫的廷议上又说起了各县刚调任的官吏,这些官吏都是大试之后调任的。
这些新任的县吏分布在关中各县,扶苏打算给他们一个实习期,可观察了半月,这半月间的结果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
各县对这些新吏评价有好有坏,有些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往来的矛盾,还有公事的琐碎,各种各种方面的问题。
当然了,也有好评的。
扶苏站在丞相身后,一直沉默不言。
这种时候最好不要发言,但凡有事不妥当,丞相与右相会帮忙说话的。
想要让一个新的制度与如今的秦律相契合,还是需要时间的。
适应是需要时间的,关中各县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多数地方会有矛盾或者是磨合不好,这也是正常的。
如今众人有异议,也不过是抱怨几句。
在制度上不能妥协,考试制度就一定是严苛且公平的。
对此,即便大家抱怨的再多,扶苏也不想退让或是让制度松懈半分,这个关口绝对不能放松。
廷议结束之后,众人行礼离开章台宫。
正走下章台宫的台阶,扶苏注意到老师的脚步稍慢几分,便也稍稍放缓脚步,等着老师到了近前,便走在一起。
相较于十年前还意气风发的丞相李斯,如今看起来彻底成了一个老人家。
这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至于李斯的弟子除了那个吴公,就是公子扶苏了。
李斯迈步走下台阶,想起了当年教导自己的老师荀子,老师不会将他的一生学识都传给一个人,而是将诗给了毛亨,将书给自己与韩非,将春秋交给了张苍。
注意到公子就在殿前等了自己片刻,李斯心中还是很中肯的,他道:“近来臣看了各县的奏报,臣发现了有一人名陆贾,倒是有些才能。”
“老师是有何吩咐?”
有正在前往丞相府的臣子回头看去,见到了正向丞相行礼的公子扶苏。
如今公子已颇有建树了,可公子对丞相却是比以前更加敬重了。
李斯又道:“可以让其去南方。”
扶苏道:“听凭老师安排。”
“嗯。”李斯点着头,又向公子行礼。
这一次,老师是来要人的,只是说了让他去南方,多半是与赵佗或者屠雎有关。
不过这都是老师的事,既是老师的安排,扶苏也不好多问。
北方形势如今说不上严峻,可也不敢掉以轻心。
李斯回到了丞相府,见到了多日不见的王贲,只是看了对方一眼,而后准备自己忙自己的事。
正看着今天刚送来的文书,却见王贲凑了上来。
身为公子的老师此刻正面对公子的岳丈,李斯还是摆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多费心的丞相-->>(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