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自从江家农场那惊人的年终奖数额在村里不胫而走之后,江晚柠家那栋新盖的小楼,门槛几乎快要被踏破了。
陆陆续续就有不少返乡过年的村民,提着自家做的菜、或是城里带回来的点心,满脸堆笑地找上门来。
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在她的农场谋个差事。
这其中,大部分人是老实本分,实实在在想要在家找份工作的人。
比如赵老栓,一个五十多岁、皮肤黝黑的汉子,带着他同样不善言辞的儿子赵铁柱。
父子俩常年在外地的建筑工地打工,今年活不好找,结完账回来,听到农场的事,心里就活络了。
赵老栓搓着粗糙皲裂的手,站在江晚柠面前,神情有些局促,但眼神很诚恳:“晚柠丫头……不,江老板,我们爷俩没啥大本事,就是有把子力气,干活也实在,不怕脏不怕累。你看农场里有什么我们能干的活儿,搬东西、挖地、喂猪都行!我们……我们可以先干着试试,就当试用工!这年前几天,我们免费给你干!你要是觉得我们行,年后就留下我们,要是觉得不行,我们二话不说,自己走人,绝不给您添麻烦!”
他儿子赵铁柱在一旁用力点头,补充道:“对!我们啥都能学!”
江晚柠看着这对父子,印象里他们家在村里口碑不错,都是老实肯干的人。
前几天,村长江大海特意来找她谈过,希望农场扩招时能优先考虑本村返乡的青壮年,这样既能解决农场用工,也能把人留在村里,增加村子活力。
对于这样品性可靠、又主动愿意先试工的人,她自然是欢迎的。
“赵叔,你们太客气了。”江晚柠语气平和,“农场年后确实要扩大养殖规模,也需要人手。免费试工就不必了,按临时工算工钱。你们要是不嫌累,明天就去后山那边,跟着荷花婶子他们一起,清理一下新规划的猪舍场地,先干几天看看。要是双方都觉得合适,年后就直接签合同上工。”
第474章 门槛要被踏破了-->>(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